经济日报:希腊消费转向自有品牌
中评社北京8月31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受乌克兰危机和欧洲能源危机影响,希腊通货膨胀率已连续数月保持高位。希腊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希腊通胀率达11.6%。持续的高通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整体消费需求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还使希腊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购买偏好和未来预期等发生改变。希腊消费者逐步回归债务危机期间的消费习惯,更多地转向性价比更高的自有品牌,“抛弃”了大型外来品牌等偏好。
消费刹车
希腊消费者刚刚摆脱10年债务危机带来的“黑暗财政状况”,又遭遇多重危机给经济和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减少了居民可支配消费收入,乌克兰危机和能源危机又导致欧洲面临高通胀,希腊消费市场突然刹车,使其本就规模不大的国内市场蒙上一层阴影。
根据安永公司对希腊消费者的抽样调查,70%的消费者表示将削减在非必需品上的花费,超过一半的消费者表示目前只购买必需品。几乎所有的消费者表示将在未来限制个人消费支出,减少生活成本,以缓解经济压力。
偏好转向
10年债务危机极大削弱了希腊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回归自有品牌产品成为危机时代消费转向的典型标志。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RI的数据,希腊自有品牌消费市场份额自2011年的16.5%持续上升至2014年的19%,随后逐步下降至2021年的14.8%,但在2022年上半年又重新拉升至16%,与2011年相近。除此之外,2022年上半年希腊超市整体销售额仅增长1.1%,但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额却大幅增长8.6%。外来品牌和自有品牌的快速消费品销售额在2022年上半年的增长率表现出巨大的增长差异,自有品牌快消类销售额同比增长9.8%,而外来品牌仅为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