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澜昌答中评:港府盘活港珠澳大桥空间大
中评社香港8月2日电(记者 梁帆)世界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即将迎来通车3周年,但今时今日,港珠澳大桥频频“遇冷”,不仅淡出港人视线,香港政府也未见有任何实质性举措,使得其功能作用被搁置。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指出,香港政府始终持有保守传统的思维观念,导致受困于自身桎梏,让港珠澳大桥成为“大白象”。港府亟需适应如今百年之大变局的形势,秉持进取、开放的理念盘活港珠澳大桥。
刘澜昌说,疫情阻碍了香港和内地的交往。不单是港珠澳大桥,罗湖口岸也因疫情暂时处于停用的状态。在2018年通车之初,大家对这座世界一流的大桥给予了厚望。尤其是对于香港,全体港人格外关注这条等待了几十年的“罗马大道”,但现在建成之后,似乎没有用武之地。
刘澜昌认为,港珠澳大桥在设计之初其实就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许多专家都倡议将港珠澳大桥设计成“双Y”的模式,所谓“双Y”是指在港珠澳大桥的西岸,澳门、珠海要有大桥的落脚点。同时,在东岸的香港、深圳也应分别有落脚点。但当时的香港政府及财团因“一己私利”,坚决反对“双Y”模式,导致建成后的港珠澳大桥陷入了结构性的“单Y”困境。目前东岸只有香港这一个落脚点,相当于把大桥的主要功能砍掉三分之二。
刘澜昌表示,港珠澳大桥是第一座连接珠江两岸的大桥,不仅是用来加强内地和香港的联系,也是沟通了珠江两岸。同时,它作为中国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本应能够打造为一条从江浙、福建、粤东到粤西、广西、直至云南沿海的高速通道。结果只因陷入“单Y”泥沼,导致内地车辆通过港珠澳大桥来往两岸需两次过关,繁琐的过程让人望而却步。
刘澜昌指出,香港政府亟需补救港珠澳大桥冷清的现状,纵使排除疫情的因素,正常通车的港珠澳大桥通车量亦“惨不忍睹”。现在港珠澳大桥在屯门至赤鱲角建起了北面连接路,能够直接到达蛇口,建议香港政府在这条路上专门开辟全封闭的车道,收取过路费,使珠江两岸的内地车辆过桥时不需要进关和出关,让过桥流程便利化。这其实就盘活了港珠澳大桥,但香港政府迟迟未决定,动作蜗行牛步,还处于一种落后保守的思维方式,老是“约束”自身,既不方便自己也不方便别人,让好端端的港珠澳大桥成为“大白象”。
刘澜昌继指,相较欧盟一体化,15个国家的车辆自由来往,极为便利,两地车牌的限制使得多数香港的车辆亦不能使用港珠澳大桥。为什么在“一国两制”下,大桥上还有许多的关卡束缚自身?改革开放以来,香港车辆到内地去货运的障碍已经克服,其它的技术性问题同样不难解决,香港政府其实有着非常大的空间去盘活港珠澳大桥。
刘澜昌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关键核心点在于“互联互通”,解决港珠澳大桥问题的关键来自香港,同时内地也要齐心协力、携手并进。香港方面应思考如何让大桥“电子化”,让香港、广东两地的检验单位合并,使过桥收费等环节便利、高效。现在深中通道正在快马加鞭的建造,预计于2023年建成,届时将进一步沟通珠江两岸。但内地还想要在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中间再建一座桥,不如在港珠澳大桥的香港人工岛上造一座引桥,把大桥调整为“双Y”结构,相对于重新再修一座大桥来说,更加省时省力,达到现有资源高效利用。两地当局应同时秉持着进取之心,未雨绸缪,共同解决港珠澳大桥的一系列问题。
保守等待,任由时间蹉跎的态度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百年之大变局的形势。港府应秉持开放理念,以大湾区为切入点,把握国家沿海大动脉,立足于国家视野,加速解决港珠澳大桥现存难题。
中评社香港8月2日电(记者 梁帆)世界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即将迎来通车3周年,但今时今日,港珠澳大桥频频“遇冷”,不仅淡出港人视线,香港政府也未见有任何实质性举措,使得其功能作用被搁置。中观研究所所长刘澜昌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指出,香港政府始终持有保守传统的思维观念,导致受困于自身桎梏,让港珠澳大桥成为“大白象”。港府亟需适应如今百年之大变局的形势,秉持进取、开放的理念盘活港珠澳大桥。
刘澜昌说,疫情阻碍了香港和内地的交往。不单是港珠澳大桥,罗湖口岸也因疫情暂时处于停用的状态。在2018年通车之初,大家对这座世界一流的大桥给予了厚望。尤其是对于香港,全体港人格外关注这条等待了几十年的“罗马大道”,但现在建成之后,似乎没有用武之地。
刘澜昌认为,港珠澳大桥在设计之初其实就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许多专家都倡议将港珠澳大桥设计成“双Y”的模式,所谓“双Y”是指在港珠澳大桥的西岸,澳门、珠海要有大桥的落脚点。同时,在东岸的香港、深圳也应分别有落脚点。但当时的香港政府及财团因“一己私利”,坚决反对“双Y”模式,导致建成后的港珠澳大桥陷入了结构性的“单Y”困境。目前东岸只有香港这一个落脚点,相当于把大桥的主要功能砍掉三分之二。
刘澜昌表示,港珠澳大桥是第一座连接珠江两岸的大桥,不仅是用来加强内地和香港的联系,也是沟通了珠江两岸。同时,它作为中国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本应能够打造为一条从江浙、福建、粤东到粤西、广西、直至云南沿海的高速通道。结果只因陷入“单Y”泥沼,导致内地车辆通过港珠澳大桥来往两岸需两次过关,繁琐的过程让人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