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怀:未来十年是两岸关系的重要分水岭

周志怀(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南宁7月30日电(记者 海涵)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怀日前在2021年两岸关系研讨会上指出,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道路上,将会出现一个重要分水岭,这是一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分水岭。从时间长度看,这个分水岭大概在十年左右,也就是从当下到2032年前后。这个十年之间,两岸关系可能会出现一个重要转折。除了加强新时代对台军事斗争准备外,大陆在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做好两件事:一是推动两岸进行民主协商,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性安排、特别是两岸和平协议达成共识。二是形成“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这是分水岭的重要标志。

  周志怀回顾说,2012年9月胡锦涛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指出,要坚定不移的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朱立伦主席时强调,两岸关系的路应该如何走,是摆在两岸所有政党和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攸关中华民族和国家未来,攸关亿万民众福祉,需要我们大家认真思考。此后张志军主任在长春两岸关系研讨会上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意涵、路怎么走、发展前景等做了系统阐述。刘结一主任又在这次研讨会的开幕式上提出了“四个认清”,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粉碎“台独”、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等重要议题做了深刻论述。上述一系列讲话表明,走两岸和平发展道路是大陆的一贯政策主张。

  周志怀认为,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道路上,将会出现一个重要分水岭,这是一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分水岭。从时间长度看,这个分水岭大概在十年左右,也就是从当下到2032年前后。

  他分析,在这个时间段内,台湾要先后举行2024、2028和2032年三次大选;大陆则会在2022、2027和2032年分别召开三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双方在2032年将会有一个交叉。这个十年之间,两岸关系可能会出现一个重要转折。之所以这样说,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从2020年到2035年,大陆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是两岸综合实力对比差距越来越大。未来十年,大陆各项综合实力指标将实现对台湾的全面超越,解决台湾问题的现实条件更加充分。三是在今后10年左右,中美经济总量出现持平,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日等外部势力欲增加大陆统一成本想法变得不合时宜。与此相反,外部势力在实力对比考量下,干预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意愿和能力都会下降。所以未来十年将是两岸关系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周志怀认为,除了加强新时代对台军事斗争准备外,大陆在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做好两件事:一是推动两岸进行民主协商,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性安排、特别是两岸和平协议达成共识。二是形成“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这是分水岭的重要标志。在这个时间段内,两岸可以从各自、单方面研究设计“两制”台湾方案,逐步过渡到共同研究与设计“两制”台湾方案。

  周志怀指出,大陆对实现国家统一路径的看法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以统一结果为导向的对台政策走向将会越来越清晰。党的十九大、特别是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对台工作重要讲话以来,国家统一与对台工作的推进已开始进入新时代,大陆正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统一格局,并对以结果为导向的统一进程充满信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之外的第五个自信——统一自信已经形成。

  他说,无论是李登辉的“两国论”、还是陈水扁的“一边一国”、或是蔡英文的“中华民国台湾”;无论是李登辉以挂羊头卖狗肉为遮羞布的“台独”,还是陈水扁的自戕式的“激进式台独”,或是蔡英文在倚美抗中下的“渐进式台独”;无论是岛内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或是其他政党执政,这些终究都是统一过程中的小小浪花而已。

  周志怀表示,祖国必须统一、必然统一的历史大潮沛然莫之能御,无论过程如何曲折,大陆必将会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方式与路径解决台湾问题。两岸最终统一的结果终究是无法改变、无法抗拒的。目前民进党当局选择的道路就是投靠美国、甘当棋子,奉劝他们早日改弦易辙,回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

  周志怀认为,两岸要改变危机管理的思维定式。他分析,从危机管控角度看,两岸过去一直在谈危机预防与管理。但现在两岸的政策思维要从“如何避免发生擦枪走火”,转向“如果发生擦枪走火怎么办”。也就是说,两岸出现危机的可能性是真实存在的,这并非危言耸听。我们要为可能发生的冲突认真做好准备,并使广大民众提前适应。两岸目前没有相关的紧急联系与沟通管道,两岸军方之间也没有紧急联系与沟通管道。“两岸真的发生擦枪走火怎么办”,这并不是一个假议题。

  最后,周志怀建议,要创立两岸共同智库,率先实现两岸智库整合。他表示,两岸智库的整合,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的一环,应积极推进两岸共同智库的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于2018年11月2日在武汉举办“台海新观察”第一次研讨会时,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厦门以及武汉地区与会学者,共同提出了《关于建立两岸民间共同智库的倡议》,意在促进两岸智库整合、就共同关心的议题开展共同研究,谋求共识,形成结果,以发挥两岸民间人士的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影响力。该倡议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李大壮先生的积极响应,并在2019年3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提案建议适时设立“两岸民间共同智库”。这一提案得到了国务院台办的积极支持。

周志怀(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南宁7月30日电(记者 海涵)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怀日前在2021年两岸关系研讨会上指出,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道路上,将会出现一个重要分水岭,这是一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分水岭。从时间长度看,这个分水岭大概在十年左右,也就是从当下到2032年前后。这个十年之间,两岸关系可能会出现一个重要转折。除了加强新时代对台军事斗争准备外,大陆在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做好两件事:一是推动两岸进行民主协商,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性安排、特别是两岸和平协议达成共识。二是形成“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这是分水岭的重要标志。

  周志怀回顾说,2012年9月胡锦涛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指出,要坚定不移的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朱立伦主席时强调,两岸关系的路应该如何走,是摆在两岸所有政党和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攸关中华民族和国家未来,攸关亿万民众福祉,需要我们大家认真思考。此后张志军主任在长春两岸关系研讨会上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意涵、路怎么走、发展前景等做了系统阐述。刘结一主任又在这次研讨会的开幕式上提出了“四个认清”,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粉碎“台独”、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等重要议题做了深刻论述。上述一系列讲话表明,走两岸和平发展道路是大陆的一贯政策主张。

  周志怀认为,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道路上,将会出现一个重要分水岭,这是一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分水岭。从时间长度看,这个分水岭大概在十年左右,也就是从当下到2032年前后。

  他分析,在这个时间段内,台湾要先后举行2024、2028和2032年三次大选;大陆则会在2022、2027和2032年分别召开三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双方在2032年将会有一个交叉。这个十年之间,两岸关系可能会出现一个重要转折。之所以这样说,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从2020年到2035年,大陆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是两岸综合实力对比差距越来越大。未来十年,大陆各项综合实力指标将实现对台湾的全面超越,解决台湾问题的现实条件更加充分。三是在今后10年左右,中美经济总量出现持平,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日等外部势力欲增加大陆统一成本想法变得不合时宜。与此相反,外部势力在实力对比考量下,干预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意愿和能力都会下降。所以未来十年将是两岸关系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邮箱百科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