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论坛:三个涉台八十周年纪念
中评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 海涵)由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办的“思想者论坛:三个80周年纪念与台湾问题”6月10日在中评社北京总部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与两岸抗战、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与台湾的地位、联合国成立80周年纪念与联大第2758号决议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主持;评论员有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全国台湾研究会原执行副会长王升、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巫永平、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郑剑、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
与会学者认为,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从中国抗战历史和台湾光复历程可以得到清晰的印证。二战期间,随着国际社会对日本侵略行径的全面否定,台湾光复被明确纳入战后国际秩序重建的重大议程。《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以不可撼动的法理依据,彻底否定了日本在台湾的殖民占领,确认了台湾回归中国的国际法正当性。二战后的国际秩序确认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国际共识。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80周年,首先要伸张历史正义、法理正义,重申战后秩序、两岸一中。
李义虎表示,今年有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说明历史发展处于关键时刻,应以极强历史感来纪念,对历史经验教训做出深刻总结。一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奠定了战后至今的国际秩序和亚太秩序,台湾光复是抗日战争的重要胜利成果之一。如果说《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其他国际法文件规定了战后国际秩序,那么这种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这一历史事实,值得两岸共同认知和承续。
二是,日本战败和台湾光复具有确凿的国际法依据和明确的国际秩序规制。二战结束和战后国际秩序形成体现了战胜国意志,雅尔塔体制对欧洲秩序做出安排,但亚太秩序安排同样体现了战胜国意志。《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与《日本投降书》形成了连续的、稳定的法律链条,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归还中国,这些是亚太秩序的重要方面。
三是,要高度评价台湾同胞进行的抗日斗争,强调台湾光复在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意义。台湾光复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据初期台湾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后来通过各种形式与日本殖民者做抗争,包括反抗其经济压迫、种族同化和文化侵略。例如所谓“本土化”最早是针对日本的“皇民化”政策,不仅没有“去中国化”的意思,相反却有以中华文化对抗东洋文化的浓意,实际上是“去皇民化”,也就是反对日本文化侵略、文化殖民。
王升表示,“台独”的历史观是为服务于“台独”主张篡改歪曲台湾史而生硬地制造出来的,名称为“原民史观”。“原民史观”刻意强调台湾的主体性,从台湾原住民的角度解释400年的台湾地方史,把郑成功和明郑政权、荷兰殖民者、中国清朝政府、日本殖民者、中华民国政府统统视为“外来政权”,把台湾史描绘成原住民与外来者的斗争史,也曾把明郑政权说成“在台湾独立建国”,把1895年反抗日本占领的“台湾民主国”说成“台独”的先声。
王升指出,“原民史观”把台湾视为中国之外的独立存在作为基点,否定台湾自古为中国领土,否定中国政府最早对台湾实行行政管辖,否定国民党政府统治台湾的合法性,从而切断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历史联系,为“台独”制造历史合理性。民进党当局据此修改历史课纲,把“日据”改为“日治”,把中国史并入东亚史,把孙中山视为外国人,还取消光复节、遥祭黄帝陵、纪念郑成功等活动。蔡英文把国民党政府说成“流亡政府”,赖清德把最早的台湾开发者说成是西班牙人都是“原民史观”的具体反映。“欲亡其国先亡其史”,欲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先把台湾史从中国史中分裂出去。这种历史的“脱中国化”,是在台湾全面“去中国化”的一部分,目的是构建台湾认同取代中国认同,经由“原民史观”的历史教育在青年人心中为台独“植根”,培养“天然独”,其危害极大。
巫永平表示,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和联合国成立相互关联。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既是旧秩序结束的标志事件,也是战后新秩序开始的序幕。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战后秩序的政治基础。八十年后的今天回顾这段历史,不仅是要回顾其意义,更是为了发挥好这个秩序的作用。
巫永平指出,台湾问题是这个秩序的产物。源于美国与社会主义阵营军事和意识形态对抗的朝鲜战争是台湾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美国因地缘政治或意识形态原因,把台湾作为与中国打交道的筹码掌握在手里,在不同阶段根据需要使用这张牌。这是台湾问题久拖不决的主要原因。
“但战后秩序也确认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国际共识。”巫永平表示,把蒋介石集团赶出联合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以来,联合国始终坚持的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构成了今天台湾定位的主要国际法基础。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台湾回归中国成为中国一部分是战后国际秩序的组成部分的主要依据。
巫永平表示,旧秩序正在瓦解,新秩序正在形成中。尽管新秩序是什么现在尚不清楚,但与旧秩序不同的一点是清楚的,在新秩序的形成过程中,美国尽管还是一个主要角色,但已不再有绝对主导力,中国是一个主要的参与者和塑造者。发挥好新秩序的作用,是我们塑造国家必然统一大势的内在组成部分。
郑剑表示,赖清德通过520就职以来一系列讲话、访谈,抛出其新“台独”历史观、法理观,标志着“台独”论述由以往所谓“台湾民族论”“住民自觉论”,演变为“想象的共同体论”“民主台湾论”,开启了新一轮“台独”史观“洗脑”、“想象的共同体”意识“塑造”进程,同时试图给国际反华势力提供“挺独遏华”的“正当性”。这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从自己政治需求出发,在作坊里制造历史“论述”。
谈及其表现,郑剑分析,一是臆造台湾地区治理历史的起点。从正面阐释1624年荷兰殖民统治台湾开端,意在讲中国人与荷兰、日本等殖民者混为一谈,并把中国台湾地区历史与美国移民“新大陆”建国历史发展脉络相对接,删去了至晚自宋以来中国中央政府有效治理台湾地区的历史。“新台湾”“台南400”,就是赖氏“台独”史观的骨干概念之一。二是运用“台独”分裂的“同心圆”重塑台湾地区历史的进程。就是把以整个中国为中心的台湾地区历史,矮化、窄化为以台湾地区中心、中国为“外”的历史。如此一来,才能在国共合作的黄埔军校100周年纪念这样历史早有定论的重大活动讲话中,把祖国大陆与军阀、日本侵略者、敌人混为一谈。三是把“自由民主”凌驾于血缘、文化、历史认同基础之上割裂两岸血浓于水的历史链接。把二战的领土主权之争,偷渡成“民主”与“威权”政权之争,试图通过台湾民众的“民主”意识激发“台独”意识,并通过纪念二战推导出“反中抗中”的现实结论,冲击了人类文明基本的历史正义、法理正义。四是淡化中华民族抗战历史、接轨“西方中心论”二战历史。五是是曲解战后秩序和法理。把包括中国收复台湾在内的二战战后秩序,曲解为全球“西方民主化”、捍卫“民主成果”,两岸统一便成了破坏现状、改变战后秩序。
郑剑指出,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80周年,首先要伸张历史正义、法理正义,重申战后秩序、两岸一中。我们要对得起那自1895年开始为抗日而牺牲一代代先烈、同胞!
朱松岭表示,台湾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1895年日本凭借《马关条约》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展开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二战期间,随着国际社会对日本侵略行径的全面否定,台湾光复被明确纳入战后国际秩序重建的重大议程。《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以不可撼动的法理依据,彻底否定了日本在台湾的殖民占领,确认了台湾回归中国的国际法正当性。台湾光复的法律性质不仅是历史正义的恢弘宣示,更是国际法秩序的生动体现。
朱松岭指出,当今世界,台湾仍面临外部势力的干涉与岛内分裂势力的鼓噪。坚守《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所奠定的国际法基础,重申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仍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法理基石。历史不能被歪曲,法律不能被篡改。台湾光复的国际法性质和历史事实,构成中华民族不可动摇的共同记忆,也是人类社会正义不可逆转的胜利写照。
朱松岭说,历史是人心的根,法律是公理的魂。台湾光复的法律性质,早已在国际法的庄严承诺中定格,也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奋斗中得以永存。任何歪曲历史、颠倒黑白的伎俩,都无法撼动台湾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法理事实。历史将继续见证,法理终将昭告,台湾光复是国际法与历史正义的交响,是中华民族不可分裂的血脉呼唤。正因为此,台湾光复的法律性质必将在时代的长河中历久弥坚,照耀未来。
王英津表示,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从中国抗战历史和台湾光复历程可以得到清晰的印证。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发表对日宣战布告,宣告“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并宣布将收回台湾、澎湖列岛。1942年8月,美国《幸福》《时代》《生活》三大杂志公开提出,二战结束后将由战胜国共同管治台湾的观点,即“共管台湾论”,为此,引发了中国各界的强烈反对。中国各界坚决主张二战胜利后应将台湾交还中国,以罗斯福总统为代表的美国政府,鉴于《大西洋宪章》的规定,从美国根本利益出发,最终选择支持中国的立场。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开罗宣言》,明确宣布“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后来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9月,日本签署《日本投降条款》,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同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宣告“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并在台北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至此,中国不仅从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收复了台湾。至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那也是政府继承,而非国家继承。
王英津指出,从国际法主体上看,中国依然只有一个,并没有从中国分离出一个新的国家,台湾属于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也并没有因此而发生任何改变。所以,歪曲历史事实和相关国际法文件的“台独”论调是站不住脚的。
论坛整理稿全文将在《中国评论》月刊和中国评论新闻网刊发。
中评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 海涵)由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办的“思想者论坛:三个80周年纪念与台湾问题”6月10日在中评社北京总部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与两岸抗战、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与台湾的地位、联合国成立80周年纪念与联大第2758号决议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主持;评论员有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全国台湾研究会原执行副会长王升、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巫永平、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郑剑、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
与会学者认为,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从中国抗战历史和台湾光复历程可以得到清晰的印证。二战期间,随着国际社会对日本侵略行径的全面否定,台湾光复被明确纳入战后国际秩序重建的重大议程。《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以不可撼动的法理依据,彻底否定了日本在台湾的殖民占领,确认了台湾回归中国的国际法正当性。二战后的国际秩序确认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国际共识。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80周年,首先要伸张历史正义、法理正义,重申战后秩序、两岸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