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所谓“中国债务陷阱”纯属“话语陷阱”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坚定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开展“一带一路”合作。根据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中国提供了大量利率低、期限长的优惠贷款,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宝贵支持、注入了空前活力。
从资金用途看,中国提供的贷款主要聚焦经济和民生领域,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工业化水平,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债务的可持续性与内生增长的良性循环。据世界银行测算,“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若全部得以实施,到2030年,每年将有望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占全球GDP的1.3%,其中90%由伙伴国分享,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受益更多。2015至2030年间,760万人将因此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从债务规模看,发展中国家对华债务在其整体外债中占比较低。世界银行国际债务数据库显示,截至2020年底,82个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公共外债结构中,商业和多边债权人分别占比40%和34%,中国占比不足10%。权威机构的实证分析显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对华债务仅占其GDP平均值的1.8%,远低于60%的国际警戒水平;多个国家在大多数年份对华债务负担率都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