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中非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树立典范

  中评社北京8月22日电/据人民网报道,8月1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上表示,中非双方将坚持推进绿色发展,推动中非合作不断提质升级。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谋发展、携手进步,气候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为全球气候合作树立了典范。

  当前,世界正面临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全球性环境问题。2021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达成“格拉斯哥气候协议”,为《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2022年是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会议)50周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30周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之年。

  中国始终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实干家。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下降40%—45%的目标。非洲是全世界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应对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地区,中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帮助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绿色发展。

  中国在南南合作机制下持续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合作全局,有效提升了非洲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和能力。2021年11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达喀尔宣言》、《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年)》和《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同时首次发布了《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提出建立新时代中非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启了非洲大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篇章,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深化合作,中国积极推动非洲建设低碳示范区和适应气候变化示范区,支持非洲实施“绿色长城”计划,加强中非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支持适应非洲气候的智能型农业建设。中国已与多个非洲国家签订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协议,为来自非洲国家的官员提供环保课程培训,为非洲国家援助太阳能光伏发电机等环保设备,发射遥感气候卫星,以及合作开展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中非深化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合作,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等重点项目陆续投入运营;举办“非洲绿色长城”建设研修班,在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等国实施应对气候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