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将亮相第十一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

图片来源:文旅中国

  中评社北京8月22日电/据文旅中国报道,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今年,也正值北京市海淀区建区70周年,地处海淀区的中央民族歌舞团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少数民族文艺院团也将迎来建团70周年。为积极推动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优秀成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用优秀作品庆祝建区建团70周年。在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支持下,北京市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民族歌舞团作为主办单位,由中央民族歌舞团出品的跨界融合戏剧艺术《柒》即将在“山河青春 时代未来”第十一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活动中亮相。8月20日,该剧在民族剧院上演。

  中央民族歌舞团出品跨界融合戏剧艺术《柒》,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时间长河”为主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彰显各民族同胞向着共同理想奋进不息的精神。

  在海淀“建区70年”文化品牌的推动下,剧作《柒》从舞台艺术的角度呈现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样式,在民族艺术的互鉴融通中沿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方向表达各民族同胞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同目标,用持续的团结奋斗,在百年新征程的起点上,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长河中奔流不息的时代精神。

  “柒”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数字,诗言有七绝、音乐有七音、彩虹有七色、万物生七情……用“柒”这一舞台戏剧形象贯穿全剧,通过戏剧艺术与民族歌舞乐艺术的融合呈现,将观众带入时空隧道,唤起对时间与命运的思考与把握,打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时代交融,感悟“我们徜徉在时间的长河,用不同的泳姿划向共同的彼岸”这一作品内涵,就像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交往、交流、交融,最终汇集成中华民族奔流不息的江河大海。

  剧作《柒》坚持守正创新,艺术特点突出,艺术表达方式新颖。作品融入了“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风筝哈制作技艺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维吾尔族艾捷克、京族独弦琴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营造出少数民族歌、舞、乐、非遗元素等艺术形式在当代审美语境中呈现出的新样式与新活力,从而展现中华文化的绚烂多彩。此外,作品的舞台视觉简约,但富有可变的功能性,不失当代设计感,与剧情的变化互为映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