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足力气扩大内需
上半年,我国经济克服严峻困难和挑战,实现企稳回升,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财政、货币政策在有效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实施规模空前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特别是留抵退税政策,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支持。
同时,当前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特别是需求不足问题还较为突出,比如消费恢复增长较为乏力,扩大有效投资还存在一些难点、堵点。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位于临界点以下。调查结果还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连续4个月上升,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制造业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对于下一步宏观政策,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
在拉动投资方面,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重要抓手,要加速、有效用好地方专项债券资金。目前,2022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基本发行完毕,比以往年度大大提前。下一步的重点应放在把资金转化为实物工作量上,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资金配置不能“撒胡椒面”,而是要优先支持重大项目。同时,按规定把资金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真正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此外,在增量政策方面,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也是带动有效投资的重要工具。上半年,PPP市场规模稳中有增,签约率、开工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下一阶段,这一投资模式可以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盘活存量资产、乡村建设、水利建设等方面更多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在稳增长、稳投资中发挥更突出作用。当然,要按照“规范发展、阳光运行”的要求,有效防范风险,保持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