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介正:中美关系稍退烧 需中西医合并治疗

黄介正。(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7月28日电(记者 黄筱筠)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26日在天津会见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时,为防止中美关系失控提出三点要求,明确三条底线,态度强硬。前陆委会副主委、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副教授黄介正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中国认为“不能一边踹我一脚,又一边要跟我握手”,中国是一整盘棋在看,贸易是美国要谈,但美方认为科技要竞争,但是中国认为“不能一边制裁我,一边又要跟我谈贸易”。

  黄介正提及,中方依照目前国内政治气氛,包括习近平个人想法、中国看国际情势变化,加上观察美国状态加总起来,做一个决定,认为目前调子“不能放软”,因此中国态度上展现出强硬表现。此次会谈后,中美关系稍微会退烧一点,但是还需要抗生素及中药条理,现在是进行中西医合并治疗,达到降温、退火的目标。

  黄介正分析,中国展现强硬态度有几个原因:首先是,美国目前给予中国讯息,以中国角度来看是混杂的讯息,基础在于东西方、中美双边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就不同,西方或是美国逻辑是“上帝归上帝、凯萨归凯萨”,该竞争就竞争、该敌对就敌对、该合作就和合作,美国外交政策一贯以来多面相的混合双边关系,双方关系有正向、也有负面。

  他说,东方或是中国,基本观察就是“不能一边踹我一脚,又一边要跟我握手”,中国是一整盘棋在看,贸易是美国要谈,但美方认为科技要竞争,但是中国认为“不能一边制裁我,一边又要跟我谈贸易”。

  他表示,其次,美国方面是美国副国务卿舍曼去中国、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7日访问印度、美国防部长奥斯汀访问东南亚。美国并非与中国会面就会调整战略,美国战略没有变,这也是中国认为没有足够条件对美方放软。   他强调,美中双方都是老江湖,双方都是熟稔对手战略与政策方向,所以副国务卿访中,美方本来对中国期待就不高,既然双方都期待不高,也没有自我要求会达成什么协议。双方没有期待改变对方,这次见面也没有实质协议或是共识,但是双方有会,有缓和气氛,缓和僵局、那降温的目的就有进展。

  黄介正表示,中美这次在天津会面后,进展之一,就是双方互派大使就会陆续到位,中国派驻美国的大使秦刚已经启程赴美,等到双方大使慢慢到位后,就有实质的东西可以谈。感觉上美方虽有仇怨气氛,但见面还是要见,而中方就是觉得要补一课,态度强硬提醒一下美国。中国目前战略部署是希望在此时此刻,能够把中美关系拉到平等,相等的力道要维持。

 王毅提及台湾问题是重中之重,黄介正说,台湾问题一定就是中美之间会讲的议题,美国也知道中国不管怎么样都会提及台湾问题。但美方也认为,台美关系是另外一部分,美国在台协会(AIT)前台北办事处副处长谷立言卸任前提及,在处理美台关系时,美方比较少谈到中国问题。

他指出,台湾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中美之间若凡事都要以台湾当成对话议题,那就无法对话。就算是台湾不存在,中美两强还是竞争对抗格局,是结构性对抗,很多时候要把台湾问题夹进来看,功用不大,台湾变成一个敏感问题,因此维系台海稳定是中美共同利益,因为短期解决不了,不可能因为台湾关系,让两强中美关系停滞不前。

  黄介正表示,这次会面中美双方都有退让,中国愿意让王毅出来会见,算是一部分妥协;美方也没有一定要去北京,双方都算是各退一步。气氛也比3月阿拉斯加会谈好一点,双方就算吵架,还是有见,这次会面成果就是“双方有见面”,中美关系不会中断,就是持续发展中,之后也不会不相见。

  中国这次提出三条底线跟之前阿拉斯加会谈立场是否维持一致?

  黄介正认为,美方提出的是议题,中国提到的是清单,清单一列出来就有指标,就是单子上有什么问题,解决了就可打勾,清单完成就打勾。中方是实质清单,所以更进一步了解改善双方关系的指标在哪里。但美方谈大议题面相,比较不明确。

  他表示,中国方向比较明确,这也有好处,中美关系是否改善就看清单有没有完成,而清单顺序也说明中国在意的部分,某种程度来说是摊出来跟美国讲。中国也告诉全世界中美关系最在意就是这些事情,但有些事情中国知道不能解决,就像干涉中国内政,美方一定说没有,这个部分无法详实检验、查证,就容易成为各说各话。

  黄介正对中评社表示,但大陆外交部副部长谢锋提出的清单有实务性、可操作的像是,停止打压孔子学院,撤销将中国媒体登记为“外国代理人”或“外国使团”等都是可检验的实质问题。又例如留学生签证、中共党员签证等,这些东西都可之后检视美方有没有做到。而这些清单列出来,美国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痛脚,若美国要改善中美关系,就一定要对清单事务有所回应。

  他表示,中美战略竞争已经形成,不可能成为合作伙伴,但双方都要做一些实际事情,才会促成下一阶段布林肯或是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再访中国,再接下来才可能有中美元首峰会。阿拉斯加会面以及王毅、谢锋讲的话,不可能让习近平对拜登再讲一次,中美两位大哥上台后,就是要来解决问题。

  他表示,假如G20场合中美元首要见面,双方是要去把中美皱折的地方烫平,这是元首处理事务的高度,未来双方元首若举行峰会,会面气氛相对会更缓和,会促成工作阶层在这些清单上继续努力完成工作,元首峰会就是要解决下面的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黄介正认为,中美双方有见面比不见面好,但期待过高是不切实际,现在气氛看起来中美更高层还会有会面机会。至于中美元首也可能会面?他则说,这个目前完全不知道,要看这次会谈之后各自回去,怎么往上汇报。

  这次会面后,中美关系会有什么变化?黄介正指出,中美关系稍微会退烧一点,但是还需要抗生素及中药条理,现在是进行中西医合并治疗,达到降温、退火的目标,但实际进展不多,不过气氛已经比阿拉斯加会面好一些。

  美方并未对中国提出三条红线进行回应?他表示,这些问题要解决需要时间,这次是交换意见不是谈判,谈判才有破裂或是成果,如果说是见面会,双方就算吵架,还是有见面,这次会面成果就是“双方有见面”,中美关系不会中断,就是持续发展中,之后也不会不相见。

黄介正。(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7月28日电(记者 黄筱筠)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26日在天津会见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时,为防止中美关系失控提出三点要求,明确三条底线,态度强硬。前陆委会副主委、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副教授黄介正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中国认为“不能一边踹我一脚,又一边要跟我握手”,中国是一整盘棋在看,贸易是美国要谈,但美方认为科技要竞争,但是中国认为“不能一边制裁我,一边又要跟我谈贸易”。

  黄介正提及,中方依照目前国内政治气氛,包括习近平个人想法、中国看国际情势变化,加上观察美国状态加总起来,做一个决定,认为目前调子“不能放软”,因此中国态度上展现出强硬表现。此次会谈后,中美关系稍微会退烧一点,但是还需要抗生素及中药条理,现在是进行中西医合并治疗,达到降温、退火的目标。

  黄介正分析,中国展现强硬态度有几个原因:首先是,美国目前给予中国讯息,以中国角度来看是混杂的讯息,基础在于东西方、中美双边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就不同,西方或是美国逻辑是“上帝归上帝、凯萨归凯萨”,该竞争就竞争、该敌对就敌对、该合作就和合作,美国外交政策一贯以来多面相的混合双边关系,双方关系有正向、也有负面。

  他说,东方或是中国,基本观察就是“不能一边踹我一脚,又一边要跟我握手”,中国是一整盘棋在看,贸易是美国要谈,但美方认为科技要竞争,但是中国认为“不能一边制裁我,一边又要跟我谈贸易”。

  他表示,其次,美国方面是美国副国务卿舍曼去中国、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7日访问印度、美国防部长奥斯汀访问东南亚。美国并非与中国会面就会调整战略,美国战略没有变,这也是中国认为没有足够条件对美方放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