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周:两岸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中评社大庆7月23日电(记者 海涵)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22日在第四届两岸融合发展论坛上表示,两岸融合发展能够走得好、走得通,关键因素就在祖国大陆的发展。当前,祖国大陆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都在日益增强,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两岸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管民进党当局怎么折腾,不管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怎么设置障碍,两岸同胞终将通过融合发展走到一起来。
杨毅周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变化新趋势,提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主张。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为探索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主张,党中央先后推出“31条”“26条”“11条”“农林22条”以及台胞居住证等一系列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举措,积极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进程。
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主张,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现实的实践基础,开辟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一条新路径,极富创新性、开拓性和前瞻性,也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贯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目的,是要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杨毅周表示,“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让大家有更多获得感”,充分体现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经济上,积极推进两岸应通尽通,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不断提升两岸经贸合作水平,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在社会上,推动两岸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合作,社会保障和公共资源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在文化上,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深相互理解、增进互信认同,达到同胞心灵契合。在行政上,建立更完善的涉台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在大陆发展的台湾同胞提供服务。
杨毅周说,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吸引了相当一大批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来,除了传统的台商台生之外,还有台籍教师、医师、律师、会计师等。这些常住大陆的台湾同胞,成为了两岸融合发展的实践者、共享者,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不断地深化,使两岸融合发展蔚为风潮。
“当然,作为一条新的路径,两岸融合发展注定是一条不平坦的新路,充满着艰难险阻。”杨毅周指出,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才会反覆号召大家要努力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要求大家支持福建,在两岸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伐,提出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
杨毅周表示,两岸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冷战和内战的双重结构性矛盾,在两岸之间形成了一条看不见的鸿沟。当前台湾,“台独”当道,台湾当局在岛内刻意制造两岸的社会对立,制造绿色恐怖,出台许多“法律法规”来阻挠破坏两岸融合发展,企图遏制两岸融合发展的进程。两岸融合发展作为一条新路,要走好走实,还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克服旧的观念和旧的体制机制束缚,大胆改革创新,不断地推进两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杨毅周表示,决定两岸融合发展能够走得好、走得通,关键因素就在祖国大陆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同时也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也可以说,祖国完全统一也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两岸融合发展也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不以外部的因素所能支配动摇的。当前世界正面临着两个大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全局,祖国大陆不管是物质或精神上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都在日益增强,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两岸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管民进党当局怎么折腾,不管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怎么设置障碍,两岸同胞终将通过融合发展走到一起来。
杨毅周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回首两岸关系70多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总是认为,无论什么情况,只要始终与两岸人民在一起,坚持做好台湾人民工作,始终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就能够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对台大政方针的指引下,我们将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道路走宽走实,这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和共同利益。希望两岸智库深入交流,拿出“中流击水、不进则退”的勇气,为解决融合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而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贡献智慧。
最后,杨毅周指出,我们坚信,只要两岸同胞和衷共济、团结向前,就一定能够书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完全统一的壮丽篇章,就一定能够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中评社大庆7月23日电(记者 海涵)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22日在第四届两岸融合发展论坛上表示,两岸融合发展能够走得好、走得通,关键因素就在祖国大陆的发展。当前,祖国大陆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都在日益增强,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两岸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管民进党当局怎么折腾,不管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怎么设置障碍,两岸同胞终将通过融合发展走到一起来。
杨毅周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变化新趋势,提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主张。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为探索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主张,党中央先后推出“31条”“26条”“11条”“农林22条”以及台胞居住证等一系列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举措,积极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进程。
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主张,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现实的实践基础,开辟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一条新路径,极富创新性、开拓性和前瞻性,也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贯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目的,是要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杨毅周表示,“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让大家有更多获得感”,充分体现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经济上,积极推进两岸应通尽通,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不断提升两岸经贸合作水平,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在社会上,推动两岸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合作,社会保障和公共资源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在文化上,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深相互理解、增进互信认同,达到同胞心灵契合。在行政上,建立更完善的涉台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在大陆发展的台湾同胞提供服务。
杨毅周说,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吸引了相当一大批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来,除了传统的台商台生之外,还有台籍教师、医师、律师、会计师等。这些常住大陆的台湾同胞,成为了两岸融合发展的实践者、共享者,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不断地深化,使两岸融合发展蔚为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