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中博:中美携手为正道 冷战对抗要抛弃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负责人、副研究员朱中博(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7月22日电(中评社报道组)7月上旬,以“拜登政府对华政策与中国应对之道”为主题的中评智库思想者论坛在中评社北京总部举行。论坛由中评智库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主持,七位中美问题专家学者围绕当前美国对华政策、拜登政府的3C组合策略、中美关系未来走势和中国的应对等问题深入交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负责人、副研究员朱中博在本次论坛上表示,拜登政府近半年来对华政策,总体上是萧规曹随,借用了特朗普时代对华政策留下来的很多所谓筹码。同时,又变本加厉做了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就是他用了很多“软”的东西,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煽动分裂对抗,包括在推行国内政策议程的时候,总拿中国说事。

  今年以来,拜登和他的外交国安团队的外交行动轨迹,上半年第一阶段侧重点在欧亚大陆东侧,布林肯和奥斯丁出访日韩,奥斯丁去印度。今年,还举办了“四方安全对话”(QUAD)机制外长会,并首次召开QUAD领导人视频峰会,下半年还要搞QUAD领导人面对面会晤。这就把特朗普政府留下的印太战略提升了一个规格。美国还在欧亚大陆的东侧有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包括在南海、东海甚至在日本本土的演习活动。在第二阶段,特别是在6月份的时候,拜登在欧洲密集搞了美英、G7、北约、欧美、俄美等几场领导人峰会,很多会议虽然没有中方在场,但涉及的议题很多都直接或间接与中国有关。总体上看,这半年来,在对华政策或者中美关系发展问题上,拜登还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没有走上一个正确的方向,还在沿用冷战思维,坚持从旧的零和博弈、权力政治的视角来看问题。所以,拜登上台近半年来,中美关系下滑势头没有止住,这是一个总判断。

  对于如何评价拜登政府的3C组合政策,朱中博的看法是,如果画一个坐标轴的话,它的下限是对抗,顶端是合作,中间是所谓的竞争,可以上下摇摆变动。但是,拜登政府讲的竞争是“极其激烈的竞争”,有的也把它翻译成“极限竞争”。那么,所谓“极其激烈”或“极限”的竞争到底是什么?以其的理解,就是可以极限地向对抗角度来靠拢,在部分问题上保留一些合作空间。3C组合根本上还是要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这也是美国政府一以贯之的全球战略目标。在这个思路下,为维护美国霸权,今年以来拜登政府拉帮结伙搞“小圈子”,在台湾、涉疆、涉港、人权等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在产业链、科技等领域搞“去中国化”,千方百计阻挠、打压中国发展。特别是在科技领域里面,继续对中国搞科技战,目的就是在核心竞争领域让中国不能顺利地进步。   那么,上半年来的中美关系有没有积极方面呢?也有。首先反映在经贸领域。从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资料看,今年1—5月,中美双边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是2796.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是增长了52.3%,这个增长幅度是很大的。其中,对美出口额是2060.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增49.8%;自美进口额是735.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增59.8%。这些资料还是特别亮眼的,也凸显了中美在经贸领域彼此的互补以及合作需求。因此,美国科技界、产业界对与华合作的愿望是积极的,美国不少学者、前政要也对拜登政府发出不少改善中美关系的呼吁,这都是中美关系中的积极能量。今后这些正能量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两国外交接触部分,朱中博梳理道,从拜登上台以后到6月,中美正部级以上互动有8次,加上部级有9次。最先是杨洁篪主任和布林肯通电话。接下来是农历除夕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通电话。然后是3月份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4月对话有两次,一是克里访沪参加两国气候问题对话,一是习主席应拜登邀请参加“领导人气候峰会”。5月份是刘鹤副总理跟美国贸易代表戴琪通话,6月3日又跟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通话。6月11号杨主任与布林肯再次通电话,中间还有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与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部长贝塞拉通电话。中美之间的这些互动,是务实、坦诚、建设性的,有时甚至是针对性的。如果能够以理性的方式积极沟通,妥善应对分歧,扩大务实合作,中美关系就还有希望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同时,朱中博指出,也要看到3C组合里所谓的“极限竞争”,强调既是21世纪竞争、还是极限、长期的竞争。在这个过程中,针对美国人干涉我们内政及对中国围堵打压的一系列霸凌霸道做法,我们还是要发扬斗争精神,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此外,两国还要争取聚焦合作,管控分歧,要以理性、务实、坦诚的方式让中美关系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中美应该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两国互动在性质上应该是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田径赛,而非相互攻击、你死我活的决斗赛。基辛格先生及国际上许多资深政治家都认为,中美如果走向对抗,对世界的影响会远远超出以往,非美苏冷战影响所能及。所以,中美两国要担当起作为大国的责任,为世界和平发展繁荣进步,为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努力,做出国际贡献,这才是正道。冷战思维和搞阵营对抗那一套做法,应该被收到垃圾堆去了。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负责人、副研究员朱中博(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7月22日电(中评社报道组)7月上旬,以“拜登政府对华政策与中国应对之道”为主题的中评智库思想者论坛在中评社北京总部举行。论坛由中评智库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主持,七位中美问题专家学者围绕当前美国对华政策、拜登政府的3C组合策略、中美关系未来走势和中国的应对等问题深入交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负责人、副研究员朱中博在本次论坛上表示,拜登政府近半年来对华政策,总体上是萧规曹随,借用了特朗普时代对华政策留下来的很多所谓筹码。同时,又变本加厉做了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就是他用了很多“软”的东西,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煽动分裂对抗,包括在推行国内政策议程的时候,总拿中国说事。

  今年以来,拜登和他的外交国安团队的外交行动轨迹,上半年第一阶段侧重点在欧亚大陆东侧,布林肯和奥斯丁出访日韩,奥斯丁去印度。今年,还举办了“四方安全对话”(QUAD)机制外长会,并首次召开QUAD领导人视频峰会,下半年还要搞QUAD领导人面对面会晤。这就把特朗普政府留下的印太战略提升了一个规格。美国还在欧亚大陆的东侧有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包括在南海、东海甚至在日本本土的演习活动。在第二阶段,特别是在6月份的时候,拜登在欧洲密集搞了美英、G7、北约、欧美、俄美等几场领导人峰会,很多会议虽然没有中方在场,但涉及的议题很多都直接或间接与中国有关。总体上看,这半年来,在对华政策或者中美关系发展问题上,拜登还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没有走上一个正确的方向,还在沿用冷战思维,坚持从旧的零和博弈、权力政治的视角来看问题。所以,拜登上台近半年来,中美关系下滑势头没有止住,这是一个总判断。

  对于如何评价拜登政府的3C组合政策,朱中博的看法是,如果画一个坐标轴的话,它的下限是对抗,顶端是合作,中间是所谓的竞争,可以上下摇摆变动。但是,拜登政府讲的竞争是“极其激烈的竞争”,有的也把它翻译成“极限竞争”。那么,所谓“极其激烈”或“极限”的竞争到底是什么?以其的理解,就是可以极限地向对抗角度来靠拢,在部分问题上保留一些合作空间。3C组合根本上还是要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这也是美国政府一以贯之的全球战略目标。在这个思路下,为维护美国霸权,今年以来拜登政府拉帮结伙搞“小圈子”,在台湾、涉疆、涉港、人权等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在产业链、科技等领域搞“去中国化”,千方百计阻挠、打压中国发展。特别是在科技领域里面,继续对中国搞科技战,目的就是在核心竞争领域让中国不能顺利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