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科技合作渐入佳境

  中评社北京8月9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科技援疆、科技援藏、科技援青、科技入滇、科技支宁、科技兴蒙、甘肃兰白—上海张江、贵州贵阳—北京中关村……一批特色鲜明、灵活高效的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应运而生,东中部地区与宁夏、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甘肃、云南、贵州等西部8省区广泛开展合作,推动人才交流、平台联建、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成为欠发达地区破解创新难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金钥匙,同时为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关键支撑。

  东西部科技合作渐入佳境

  10年来,东西部科技合作呈现“体系化”“机制化”“组团式”发展,东西部科技合作引导创新要素加快向西部汇集,助力西部地区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在西部转化应用,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向高端化迈进。

  目前,我国大范围推动东西部在科技创新方面进行合作,全方位、多维度取得积极成效。“西部8省区与东中部省区广泛对接,有效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发展,已成为部门、地方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

  “十年磨一剑”,经过不懈地创新探索,东西部科技合作逐渐形成长效机制,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向西部汇集,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显着提升,为高质量发展蓄积新动能。

  数据显示,2020年,西部地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到3213亿元,增速高于东中部地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24.1万件,增速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另外,2021年西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实现净利润超过5000亿元,是2012年的3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