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政策频出 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提速
业内人士表示,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将催生万亿级别的广阔市场,有望解决人力成本提升、交通安全事故频出等诸多交通运输行业痛点。
政策不断加码
重庆市永川区和湖北省武汉市相关部门近日分别发布《重庆市永川区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道路测试与应用管理试行办法》及《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允许获得通知书的示范应用主体开展车内无安全员的远程测试、示范和商业运营,为开展自动驾驶业务的企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和支持。
业内人士表示,根据政策要求,申请自动驾驶汽车无人化商业运营需要经历主驾有安全员、车内无安全员等阶段的道路测试。重庆、武汉两地率先开启车内全无人的自动驾驶商业化示范运营服务,将进一步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
近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落地。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加速发展高级别自动驾驶。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的《关于做好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支持不同类型地图面向自动驾驶应用多元化路径探索。
北京、深圳等地也相继出台支持政策,鼓励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发展。《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于今年4月正式发布,提出在国内首开乘用车无人化运营试点,首批将投入14台无人化车辆开展示范应用,相比此前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在主驾驶位上配备安全员,这次则是试点开放副驾驶有安全员的无人化载人。《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8月1日开始施行,根据条例,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可以不具有人工驾驶模式和相应装置,可以不配备驾驶人,在深圳交通管理部门划定的区域、路段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