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
号称“美国第三号人物”的佩洛西,近年来吃相愈加难看:“在‘批评中国’的问题上,我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我非常厚脸皮”“(反中乱港)是美丽的风景线”……我们不禁疑惑:这位毫无底线、信口开河的82岁老太太,为何将反中反华刻入了自己的DNA?
细盘佩洛西的“政治发家史”,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1990年成立所谓“中国工作小组”,通过抹黑中国积累政治资本;与反中乱港分子蝇营狗苟,在美众议院推动通过反华决议案;呼吁时任总统布什拒绝出席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抵制北京2022年冬奥会……
原来,靠树立敌对情绪转嫁实际矛盾,在搬弄是非、挑唆对立中捞取利益,早已成为佩洛西驾轻就熟的手腕。
佩洛西“搞事”的背后,是逻辑严密的政治精算。一方面,被称作“国会山富婆”“国会山股神”的佩洛西夫妇,在滥用职权、政商勾结方面的丑闻持续发酵,此时点燃台海议题,可以转移自己身上的舆论炮火;另一方面,通过表演“遏制中国”戏码,佩洛西继续坐实自己“最左的正统民主党人”的人设,用顽固狠厉的姿态吸引选票,从而试图扭转民主党中期选情的不利局面。
然而,小算盘虽打得虽响,却不一定算得明白。不惜触犯地缘政治议题进行作秀,带来的风险和破坏不可估量。巨大的舆论压力可能让佩洛西与民主党的反华姿态愈加僵化,挤压美国在对华战略上进行理性、灵活决策的余地;长远来看,不负责任的政治决策只会激化国家行为体之间的矛盾,破坏国家间信任。
可见,佩洛西的政治精算看似尽收小利,实则大局全失。如此一意孤行、视国际秩序若无物,只会让互惠共赢变为零和博弈,让共同发展变为彼此消耗。
佩洛西的政治精算,还暴露了一种底层逻辑:即价值评判本身不重要,价值评判能转化为实际利益很重要。平时满嘴仁义道德、民主人权,关键时刻却不惜裹挟中美关系和台海局势,也要将个人、党派利益最大化,却把严重的政治经济军事后果,全然抛给各国政府与人民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