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医养结合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8月7日,《人民日报》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现实背景,进行了相关政策解读。就在几天前,国家卫健委党组在《求是》杂志发文指出,我国总人口“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在此背景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养老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亟待政策更好发力破题。
作为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医养结合也因此被高度重视。此次出台的《意见》,为推动我国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而从国家层面对此积极推进,不仅是为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具体步骤。
所谓“医养结合”,最通俗的解释就是把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整合起来,以更好满足失能、半失能及患有基础疾病老人的康复治疗与看护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养结合政策不断完善,取得积极进展,但在政策支持、服务能力、人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这些正是此次《意见》着力补强之处。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目前,我国65岁及以上老人数量约1.67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高达4000万。而且,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大部分都有看病就医的需求。
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推进医养结合,当前最需要突破的是两个方面的难题。一是资源供给;二是激励机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