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欠配套 残疾市民使用难
去香港复康会被迫兜大圈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近年积极改善无障碍设施,大公报记者走访不同公园,发现不少已建设相关设施供残障者使用,如以斜台代替楼梯,还有可供轮椅进出的洗手间等,不过部分安排仍然有欠妥善。
非牟利组织“迎风群傲社”一直关注肢体伤残者的福祉。该组织的主席麦耀强,10年前因一次工业意外失去一只脚,需要使用电动轮椅代步。麦耀强日前带同大公报记者行走一段由蓝田港铁站A出口出发,前往区内香港复康会蓝田综合中心的路线,全程约需20分锺,而且要途经垃圾房,乘搭货运升降机,与搬运货物的工人“争路”,几经转折才能到达目的地,但一名健全市民经由正常路线,只需走上5分锺就能到达。
另外,位于上环必列者士街附近的香港新闻博览馆,虽然已增设无障碍通道和设施,但博览馆外的路肩幷没有改成斜台,若轮椅使用者要到博览馆,无法使用城皇街的楼梯,而是要兜一个大圈从较远的鸭巴甸街进入,旁边的楼梯街和华贤坊东也不能使用。
位于上环普仁街的东华医院亦有类似问题,包围东华医院的普仁街、普庆坊和太平山街只有楼梯,轮椅使用者必须由荷李活道或新街进入,对于要经常出入医院的残障者来说,可谓非常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