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先: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提起学者、评论家刘大先,熟悉他的人会说,这是一个能写大文章的人。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他已经获得过鲁迅文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作协民族文学年度评论奖、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等荣誉。今年3月,他又获得了“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德艺双馨’是一个沉甸甸的词,更代表着一份荣耀和责任,这对我是极大的鼓励,也让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刘大先说。他目前的主要工作集中在文艺评论与研究上,将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田野与文本相结合是他的研究思路,注重学术上的知行合一、创作上的人民情怀、观念上的家国认同是他的研究特点。
经常关注文学研究的人会发现,在学术刊物、报纸或网络上会时不时冒出刘大先的新作,仅这两年他就出版了《从后文学到新人文》《八旗心象:旗人文学、情感与社会(1840—1949)》《贞下起元——当代、文学及其话语》3本书,令人惊异其体力、精力和创造力的充沛。
“我的家乡位于丘陵地带,以稻作为主、水旱夹杂,农事非常艰辛。记忆中的寒暑假,我和弟弟从没有时间读书,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农活。这种磨炼强健了我的体格,锻炼了我的意志,加上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形成了我无法长久安逸的性格,未知与繁难的事物反倒能够引起我巨大的兴奋。”刘大先说,“没有这种自发的兴奋,仅靠自律不可能长久从事冷清又难快速得到回报的学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