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债市支持民企改革发展

  中评社北京7月29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债券市场更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通知》,推动债券市场更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其中,有效激发民营企业投资活力,发挥其在稳投资、稳就业、稳增长等方面的作用意义重大。而作为一种融资工具,民企债券融资渠道一直以来不够畅通,融资难度较大。如何更好地服务民企债券融资、释放民营经济活力,需要认真分析解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监管层面迅速推出一揽子有力度、有温度的政策举措,在拓宽民企融资渠道、增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质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债券市场助企纾困的关键抓手,上半年民企债券净融资缺口显着收窄。但不容忽视的是,无论是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还是科技创新债券,从已落地项目和发行产品来看,仍明显集中于行业龙头民企。对于专精特新等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债券市场的关注度仍然不够。

  为何债券市场锦上添花有余,雪中送炭不足?原因在于部分中小企业存在经营稳定性较弱、风险溢价较高、信用违约风险较大等问题,市场对民企信心需要增强,民企融资难度加大。同时,信用债市场定价不完善、金融创新工具应用不足以及发行主体难以获得有效增信等问题,也是制约民企债券融资的主要短板。因此,债券市场支持民企发展的政策还需不断完善和细化,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还需要增量扩面,尤其要突出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进一步提振市场对民企债券投资信心,精准对接民企融资需求。

  首先,完善融资支持机制,强化市场增信。债市融资应重点支持暂时遇到流动性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有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当前,要尽快完善针对符合资质企业的遴选机制,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优质民营企业纳入知名成熟发行人名单,提高融资效率。大力推广科技创新债券,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先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推动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发挥市场化增信作用,鼓励市场机构、政策性机构通过创设信用保护工具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支持,进一步完善组合型信用保护合约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