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复苏“加速度”

  中评社北京7月28日电/据光明日报报道,真心实意,真金白银。当下,比7月份的天气更火热的,是各地促消费的热望和行动:北京推出27条促消费措施,发放1亿元餐饮消费券;上海年内新增4万个非营业性客车牌照额度,幷对置换纯电动车的消费者给予每辆车1万元财政补贴;天津年内增投3.5万个个人普通车摇号指标;深圳新增投放2万个汽车增量指标;四川、海南、福建等旅游大省推出补贴、优惠券、主题活动等措施带动消费活力……多地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激活消费市场的政策举措。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一系列促消费举措下,消费市场呈现加快恢复态势。

  1、多样举措激活消费动能

  “今天你抢券吗?”7月18日上午10时,北京餐饮消费券正式与消费者见面了。11时,美团数据显示,北京餐饮消费券上线仅6分钟,平台上四种面额的餐饮消费券已全部领取完毕。

  “早上领的外卖消费券,中午吃饭就用上了!”7月18日中午,在北京国贸商圈上班的白领陈女士,通过美团外卖点了午饭,用上北京餐饮消费优惠券,她只用了原来7折左右的价格就买了单。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北京市八部门在联合印发的《关于助企纾困促进消费加快恢复的具体措施》中指出,将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发放1亿元餐饮消费券,推动餐饮市场有序复苏。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北京餐饮外卖消费券的发放促进了‘夏日经济’消费市场,也加快了线上线下消费的有机融合。我们将持续发挥平台的数字化能力,助力线下餐饮商户快速复苏,幷推动餐饮行业数字化经营能力的转型升级。”美团外卖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刺激消费的常用手段,消费券的“乘数效用”明显,成为多地政府“不约而同”的选择。据不完全统计,近期浙江、陕西、江西、四川、天津等数十个省市、地区先后发放了几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的消费券,覆盖线上线下各类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