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笔派”国画师 盼绝活代代传承
人称陈老师的陈镇湖身材瘦削,说话却中气十足。这幅160×80厘米的《紫荆花灿满香江》画作是他七、八年前的构思,仅是为了收集资料和写生就用了半年时间,及后又用了一个月全心投入创作,并于四、五年前完成创作。整幅画描绘繁华的香港,并以逾六十朵盛放的紫荆花组成“香港好V”的字样,远景是繁华的香港岛,当中更夹杂了细小的紫荆花,别有对香港深层的寓意,“V就是Victory,香港一定胜利。”他直指,整幅画象征是香港能够更加繁荣稳定。
历尽丧妻癌病打击 不忘作画初心
至今能怀着感恩、豁达的心,全因陈老师有着不平凡的一生。操着一口浓重乡音的他,1938年生于内地汕头,出生时,正值抗日战争,1939年侵华日军对汕头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当时一个炸弹落下来,家里死了十几个人,包括祖母和姑妈。”他直言当时亦被埋在瓦砾堆中,获救出来亦是满身尘土。此后陈老师对幼年时期的回忆,就是不停地逃难,四处为家。
经过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陈老师早年在贵州安顿下来,因攻读畜牧及兽医科目,一直任职兽医相关工作,并在当地认识妻子及组织家庭。直至1980年举家移民来港,希望在港开展新生活。然而来港后生活尚算稳定,惟因语言上的障碍,他一直只能从事保安工作,没想到考验往往在风平浪静中出现。
2019年妻子病逝之际,陈老师突然发现大便出血,“经检查后,确诊是直肠癌第三期。”性格坚强的陈老师至今忆起不当一回事,并指当时在双重打击下,未有令饱经风雨的他感到畏惧,“其实我年少时都好似死过一次,现在又怕什么。”在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经过三、四年治疗,熬过手术、电疗及化疗的痛苦,近年他已逐渐康复,覆诊次数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