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好正是扬帆时 快马扬鞭再奋蹄
回望过去十年,中国网络文艺从井喷式增长到精品化建设,从“圈地自萌”亚文化向主流化发展,从本土化、民族化发展到频频“出海圈粉”,真正走上了繁荣发展的快车道。当下的网络文艺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紧密联系、深度融合,满足着人们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审美需求,已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
1.题材、类型丰富多元,一大批网络文艺精品不断涌现
在网络文学领域,《大江东去》《浩荡》《大国重工》等作品厚植家国情怀,生动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朝阳警事》《大义凛然》等从小处着眼,书写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在网络视听领域,微纪录片《百炼成钢》、网络电影《浴血无名川》、音频节目《红色文物100》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网络剧《约定》《在希望的田野上》、纪录片《追光者》等作品,为新时代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留下真实鲜活、振奋人心的影像。
研讨会上,蓬勃发展的中国网络文艺涌现出的一批精品佳作被专家学者们频频提起,精品化成为这十年网络文艺发展的关键词。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秘书长、微信公号“影视风向标”主编胡建礼表示,过去十年来,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受众都日益感受到网络文艺中出现精品的概率越来越高,风靡全国、影响巨大的网络文艺作品越来越多。
2019年上线的网络电影《毛驴上树》,用贴近网络受众的艺术表达,通过讲述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故事,展现新时代乡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气神,成为网络电影精品化的代表性作品。人民日报社编辑任飞帆曾以该片为例撰写文章,梳理了网络电影发展为展现主流价值观精品作品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