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美国应以新思维开辟中美关系发展新路
这是在中美关系遇到巨大困难,中国积极寻找各种渠道,恢复中美关系的特殊时刻,中美民间人士举行的一次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纪念活动。
尼克松是第一个在没有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情况下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很显然,尼克松访问中国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双方在上海公报签订的前夕,仍在措辞上反覆推敲,甚至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这一方面反映出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另一方面反映出,美国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在美国国内引起巨大争议。
尼克松总统为了缓解国内压力,在处理与中国关系方面,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中国充分了解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处境,对于尼克松在中美尚未建交的情况下率先访问中国给予高度赞赏。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作出了巨大的让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表现是,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坚持立场,但是,在其他问题上,中国表现出巨大的弹性。
中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能在美国国内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为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
基辛格当然知道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作为美国总统的特使秘密访问中国,首要任务是为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中国是否邀请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的问题,中国国家领导人表现出高超的智慧,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明确表示,“获悉”美国总统尼克松希望访问中国,中国邀请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这种特殊的表达,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问题上丝毫没有退让,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希望与美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即使在今天,中国仍然希望与美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在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开展合作。
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会见尼克松总统一行时明确表示,美国总统当然代表美国利益,中国方面充分了解美国总统访问中国的重大意义。
中国并没有指望美国放弃自己的利益,恰恰相反,中国高度重视两国的利益,希望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实现利益的交换。
尼克松是一个务实的美国总统,他清楚地意识到要想维护美国的既得利益,必须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这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对美国作出的重大贡献,也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今天美国国内居然出现了所谓中美“脱钩”的荒诞言论,一方面反映出美国一些政客缺乏历史远见,他们根本不了解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充分说明,美国国内的政治斗争,已经导致美国一些政客把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美国出台一系列制裁中国的政策,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和中国企业合法权利,同时也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
中美关系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上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美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电子产品源源不断地出口美国。美国不可能像对待苏联那样对待中国,因为中美贸易关系日益密切。美国也不可能像对待日本那样对待中国,因为中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如果美国一些政客试图用过去对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手段对待中国,是不会成功的。
中国不是过去的中国,中国仍然是过去的中国。从经济规模和国家实力来看,中国已经超越过去。但是,从国家主权和民族意志角度来看,中国仍然是屹立在东方的主权国家。
美国对待中国必须改变过去的心态,既不能居高临下,俯视中国,也不能咄咄逼人,威胁中国。美国必须调整自己的姿态,以平等的视角,处理中美关系。
如果对中国颐指气使,试图“以实力地位”对待中国,那么,中美关系必然会处于紧张状态。反过来,如果美国面对现实,以平等的姿态,对待中国,那么,中美很有可能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合作。
中美关系已经处在关键节点上。如果美国继续坚持“利用—排斥”的对华战略,那么,注定会四处碰壁。如果美国调整自己的战略,强调与中国“竞争—合作”,那么,中美关系有可能会峰回路转。
中国此时隆重纪念基辛格这位著名人物,显然是希望借此机会向美国传达积极的信号,那就是中国希望与美国改善关系。如果美国民主党政府学习卡特总统,在中美关系发展问题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那么,美国民主党政府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有可能会走出历史的泥沼,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开辟崭新的道路。
当年卡特总统在美国国内同样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但是,卡特总统仍然决定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尽管美国国会随后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将台湾问题变为中美关系发展中最敏感的问题,但是,卡特总统在推动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方面居功至伟。我们认为,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一定要彻底跳出美国国内的政治斗争漩涡,以新的思维,为中美关系发展开辟新路。
这是在中美关系遇到巨大困难,中国积极寻找各种渠道,恢复中美关系的特殊时刻,中美民间人士举行的一次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纪念活动。
尼克松是第一个在没有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情况下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很显然,尼克松访问中国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双方在上海公报签订的前夕,仍在措辞上反覆推敲,甚至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这一方面反映出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另一方面反映出,美国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在美国国内引起巨大争议。
尼克松总统为了缓解国内压力,在处理与中国关系方面,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中国充分了解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处境,对于尼克松在中美尚未建交的情况下率先访问中国给予高度赞赏。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作出了巨大的让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表现是,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坚持立场,但是,在其他问题上,中国表现出巨大的弹性。
中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能在美国国内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为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
基辛格当然知道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作为美国总统的特使秘密访问中国,首要任务是为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中国是否邀请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的问题,中国国家领导人表现出高超的智慧,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明确表示,“获悉”美国总统尼克松希望访问中国,中国邀请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这种特殊的表达,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问题上丝毫没有退让,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希望与美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即使在今天,中国仍然希望与美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在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开展合作。
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会见尼克松总统一行时明确表示,美国总统当然代表美国利益,中国方面充分了解美国总统访问中国的重大意义。
中国并没有指望美国放弃自己的利益,恰恰相反,中国高度重视两国的利益,希望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实现利益的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