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调整风险人员管理方式旨在精准防控

王丽萍(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7月22日电(记者 海涵)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7月2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是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特点,不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是精准防控的体现。

  有记者提问说,第九版防控方案其中一个变化,就是优化调整了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请问这一调整的依据是什么?

  王丽萍表示,为进一步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2022年4-5月期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全国选取7个入境城市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核心内容是观察和印证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封控区和管控区内人员、闭环管理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等四类风险人员的阳性检出情况和转阳时间特征。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绝大部分感染者都能在7天内检出。那么,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将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医学观察”,这样的调整是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特点对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不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是精准防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