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镜头:七海寓所纪录蒋方良晚年孤寂

经国七海文化园区是台北市的新兴景点。(中评社 方诺妮摄)

  中评社台北7月18日电(记者 方诺妮)今年初开放的经国七海文化园区是台北市的新兴景点,园区内有三大建筑区,分别是游客中心、七海寓所、陈列厅与图书馆。其中七海寓所是蒋经国与蒋方良夫妇生活空间,是游客只能参观不能摄影的区域。寓所有蒋经国与家人留下的有趣回忆,也纪录着来自俄国的蒋方良晚年的孤寂。

  七海寓所为何不称七海官邸?导览员王先生说,蒋经国作风亲民,所以不喜欢用官邸两字,而选择与一般百姓住所一样的称呼“寓所”。当初在选择地点时,蒋经国特别交代,不要为他另建住所,只要找个公舍、交通便利、安全性适宜的地方即可。后来选择了1950年代为美军第七舰队司令官所建的度假招待所,就是现在的七海寓所。

  经国七海文化园区位于台北市大直北安路上,参观园区需要事先预约。园区总面积约3.98公顷,每个区域都有定时的导览时间。

  七海寓所是蒋经国在台湾唯一保存下来的故居。他1969年迁入,至1988年过世,共住了19年。这里也是蒋经国夫妇生活空间。展览室(停等区)内陈列七海寓所的沿革、蒋经国与家人照片、蒋方良用的国语课本及习字本、蒋经国寄给妻子的圣诞卡片。有趣的是,蒋方良国语习字本上还有蒋经国为她打的分数。其中,蒋经国的饮食日志最后一次纪录是1987年12月12日星期六,那时他的健康已经恶化,食用量祗有2-3口。

  七海寓所是2层楼建筑。里面铺着淡褐色及红色地毯,为了保持清洁,游客必须穿上鞋套才能进入,而且内部不能摄影。

  进入一楼是大厅,右侧是蒋经国接见外宾和客人的地方,有草绿色座椅、黄色桌灯、四面屏风。蒋经国当“总统”时,新台币3000以上的礼品,都送至“国史馆”。这里的物品都是当“行政院长”或之前的纪念品。大厅中间右边有个长方形的桌子,是蒋方良和孩子们过圣诞节、感恩节用的。左方圆桌则是平常一家人吃饭时用的,墙壁上还有蒋经国母亲毛夫人的画像。大厅左侧,有一幅蒋介石母亲、蒋经国祖母王太夫人的画像,栩栩如生。接着就是美军当时留下的壁炉。寓所内部陈设简单、朴实无华。

  寓所二楼是蒋经国的书房,旁边有个小起居室。在这书房内,他与政府官员讨论“国家”重大决策,小起居室是他最后临终的地方。旁边的夫人房是蒋方良的房间,里面放满与家人的照片。蒋经国过世后,蒋方良在此独自生活了16年,其间经历3个儿子过世。她的晚年因亲人去世,加上健康状况不佳,非常孤单。她常常放映俄国的录影带,不是为了观看,而是要让房间气氛活络些。

七海寓所旁的展览室。(中评社 方诺妮摄)

  蒋方良当初不顾家人反对,嫁给蒋经国,来到中国。她与蒋经国育有四名子女,蒋孝文、蒋孝章(女)、蒋孝武、蒋孝勇。蒋方良鲜少出现在大众面前,总是默默地持家支持着丈夫。每逢蒋方良生日或是结婚纪念日,蒋经国都会在家里庆祝,在卡片、家书上写满浓浓的爱意。蒋经国曾在日记上回忆,当年在俄国,长子蒋孝文出生,没钱给孩子买尿布。蒋方良含着泪把一件衬衫剪成几块作成尿布。他说,蒋方良兼具中国传统妇女美德,而且不贪钱财,是位贤妻。

  蒋方良出生于今日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州,1932年,16岁时与蒋经国相识、相恋,并于1935年结婚。1936年随蒋经国回中国,后迁至台湾,都没有再回过俄国。在台湾时,祗有在1992年与到访的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长见过面。

展览室内陈列七海寓所的沿革及蒋经国与家人的照片。(中评社 方诺妮摄)

蒋经国与蒋方良育有四名子女,蒋孝文、蒋孝章(女)、蒋孝武、蒋孝勇。(中评社 方诺妮摄)

七海寓所前的广场。(中评社 方诺妮摄)

七海寓所外观看去是个2层楼的建筑,游客必须穿上鞋套才能进入,内部不能摄影。(中评社 方诺妮摄)

蒋方良国语习字本上还有蒋经国为她打的分数。(中评社 方诺妮摄)

导览志工王先生。(中评社 方诺妮摄)

展览室内挂着蒋经国与蒋方良的照片。(中评社 方诺妮摄)

蒋经国的饮食日志最后一次纪录是1987年12月12日星期六,他的健康已经恶化,食用量祗有2-3口。(中评社 方诺妮摄)

游客在展览室与蒋经国照片合影。(中评社 方诺妮摄)

另一建筑陈列室内蒋方良年轻时的照片。(中评社 方诺妮摄)

另一建筑陈列室内蒋方良用的书桌。(中评社 方诺妮摄)

陈列室转角,突然出现蒋经国、蒋方良与孩子们游戏的巨幅照片。(中评社 方诺妮摄)

经国七海文化园区内有三大建筑区,分别是游客中心、七海寓所、陈列厅与图书馆。(中评社 方诺妮摄)

经国七海文化园区是台北市的新兴景点。(中评社 方诺妮摄)

  中评社台北7月18日电(记者 方诺妮)今年初开放的经国七海文化园区是台北市的新兴景点,园区内有三大建筑区,分别是游客中心、七海寓所、陈列厅与图书馆。其中七海寓所是蒋经国与蒋方良夫妇生活空间,是游客只能参观不能摄影的区域。寓所有蒋经国与家人留下的有趣回忆,也纪录着来自俄国的蒋方良晚年的孤寂。

  七海寓所为何不称七海官邸?导览员王先生说,蒋经国作风亲民,所以不喜欢用官邸两字,而选择与一般百姓住所一样的称呼“寓所”。当初在选择地点时,蒋经国特别交代,不要为他另建住所,只要找个公舍、交通便利、安全性适宜的地方即可。后来选择了1950年代为美军第七舰队司令官所建的度假招待所,就是现在的七海寓所。

  经国七海文化园区位于台北市大直北安路上,参观园区需要事先预约。园区总面积约3.98公顷,每个区域都有定时的导览时间。

  七海寓所是蒋经国在台湾唯一保存下来的故居。他1969年迁入,至1988年过世,共住了19年。这里也是蒋经国夫妇生活空间。展览室(停等区)内陈列七海寓所的沿革、蒋经国与家人照片、蒋方良用的国语课本及习字本、蒋经国寄给妻子的圣诞卡片。有趣的是,蒋方良国语习字本上还有蒋经国为她打的分数。其中,蒋经国的饮食日志最后一次纪录是1987年12月12日星期六,那时他的健康已经恶化,食用量祗有2-3口。

  七海寓所是2层楼建筑。里面铺着淡褐色及红色地毯,为了保持清洁,游客必须穿上鞋套才能进入,而且内部不能摄影。

  进入一楼是大厅,右侧是蒋经国接见外宾和客人的地方,有草绿色座椅、黄色桌灯、四面屏风。蒋经国当“总统”时,新台币3000以上的礼品,都送至“国史馆”。这里的物品都是当“行政院长”或之前的纪念品。大厅中间右边有个长方形的桌子,是蒋方良和孩子们过圣诞节、感恩节用的。左方圆桌则是平常一家人吃饭时用的,墙壁上还有蒋经国母亲毛夫人的画像。大厅左侧,有一幅蒋介石母亲、蒋经国祖母王太夫人的画像,栩栩如生。接着就是美军当时留下的壁炉。寓所内部陈设简单、朴实无华。

  寓所二楼是蒋经国的书房,旁边有个小起居室。在这书房内,他与政府官员讨论“国家”重大决策,小起居室是他最后临终的地方。旁边的夫人房是蒋方良的房间,里面放满与家人的照片。蒋经国过世后,蒋方良在此独自生活了16年,其间经历3个儿子过世。她的晚年因亲人去世,加上健康状况不佳,非常孤单。她常常放映俄国的录影带,不是为了观看,而是要让房间气氛活络些。

石头翻译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