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球学术评价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评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 海涵)首届“全球学术评价研讨会”6月20日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学部委员王伟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主持。
本次研讨会以“创新与发展——开放科学视域下的学术评价”为主题,来自亚洲、欧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10个国家的知名专家,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分别就开放科学视域下的学术评价、国家科研评价体系及学术期刊评价等主题发表演讲。
谈及开放科学视域下学术“全评价”体系的推广和应用,南京大学教授叶继元表示,开放科学理念正式提出已经1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理念就是开放透明、数据包容,强调知识共享、透明、可重复、多元协作、社会参与和全球公平。而“全评价”的提出甚至比开放科学正式提出还要早,它强调多层次、多维度、全过程的含义,体现出我们的中国话语。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计量与评价部主任、研究员杨立英首先回顾了过去中国科研评价体系情况,她表示,虽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这样的评价体系对一个科技发展中的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在中国科研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影响力在快速进步,量化指标表现非常优秀。现在,我们的科研管理部门已经在高度关注并且聚焦目前学术共同体对于科研评价的一些非常突出的问题,改革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有很多相关政策出台,体现了国家层面上从管理部门对于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视,以及对现实的回应。
大会提出了《全球学术评价北京倡议》。本次会议为推动全球学术评价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和宝贵经验,在全球学术评价体系发生重要转型时刻发出了中国声音、彰显了中国智慧。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公共政策评价研究室承办。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智库研究机构及学术期刊等相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从业人员等90余人参加会议。
中评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 海涵)首届“全球学术评价研讨会”6月20日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学部委员王伟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主持。
本次研讨会以“创新与发展——开放科学视域下的学术评价”为主题,来自亚洲、欧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10个国家的知名专家,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分别就开放科学视域下的学术评价、国家科研评价体系及学术期刊评价等主题发表演讲。
谈及开放科学视域下学术“全评价”体系的推广和应用,南京大学教授叶继元表示,开放科学理念正式提出已经1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理念就是开放透明、数据包容,强调知识共享、透明、可重复、多元协作、社会参与和全球公平。而“全评价”的提出甚至比开放科学正式提出还要早,它强调多层次、多维度、全过程的含义,体现出我们的中国话语。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计量与评价部主任、研究员杨立英首先回顾了过去中国科研评价体系情况,她表示,虽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这样的评价体系对一个科技发展中的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在中国科研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影响力在快速进步,量化指标表现非常优秀。现在,我们的科研管理部门已经在高度关注并且聚焦目前学术共同体对于科研评价的一些非常突出的问题,改革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有很多相关政策出台,体现了国家层面上从管理部门对于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视,以及对现实的回应。
大会提出了《全球学术评价北京倡议》。本次会议为推动全球学术评价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和宝贵经验,在全球学术评价体系发生重要转型时刻发出了中国声音、彰显了中国智慧。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公共政策评价研究室承办。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智库研究机构及学术期刊等相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从业人员等9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