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分析:西方对俄罗斯制裁究竟效果如何

  中评社北京7月18日电/据参考消息网报道,西班牙《国家报》网站7月10日发表题为《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正在遭受失败吗?》的文章,作者是安德烈亚·里西。文章称,西方对俄制裁是否起作用,没有客观和确定的答案。一些数据显示,俄罗斯经济正遭受严重破坏;但另一些数据显示,俄罗斯经济仍然坚挺,且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全文摘编如下:

  西方国家因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对其实施的制裁起作用了吗?这个问题高悬在国际政治棋局上空。一些数据显示,俄罗斯经济正遭受严重破坏;但另一些数据显示,俄罗斯经济仍然坚挺,且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同时,克里姆林宫的战争机器在经过最初的挫折之后,正在战场上推进,而决口的通货膨胀正动摇西方社会。上面的问题没有客观和确定的答案,但存在大量可以帮助作出主观判断的数据。

  俄罗斯经济正遭遇明显的萎缩;5月份年化通货膨胀率达到17%左右;同月汽车产量比上年减少97%;俄罗斯联邦价值约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被冻结在西方管辖区的账户中;多个迹象表明信息技术等敏感领域出现人才流失;几天前,克里姆林宫没能还上一笔债务的利息,这是其一个世纪以来的第一次违约(停止支付);进口非常低迷,数百家外国企业自行决定退出该国。

  与此同时,由于化石燃料价格高昂以及中国和印度的采购增加,俄罗斯从化石燃料的销售中获得了非同一般的利润;它在最初的汇率崩盘后成功稳定了汇率幷避免了金融体系的崩溃;与几个月前相比,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和通胀预测都有明显改善,且失业率处于自苏联解体以来的最低水平。克里姆林宫无疑在满意地看着能源和食品价格飞涨以及各种供应链中断给西方带来的巨大动荡。

  “制裁的最初冲击已经消失。俄罗斯中央银行的储备遭冻结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创纪录的能源收入软化了经济的着陆。”国际战略研究所经济制裁研究员玛丽亚·沙吉纳说。“从长远来看,制裁的影响将取决于俄罗斯能多快与不结盟国家建立新通路,以及中国或印度是否愿意冒着受到次级制裁的风险来支持有需要的伙伴,这是不大可能的。俄罗斯经济不会崩溃,但该国将更加孤立。”这位专家总结说。

  以下是一场后果严重的经济战的总体战况。占世界经济总量一半以上的约40个国家对俄罗斯采取了各类制裁措施。主要制裁措施影响了能源部门(禁止购买化石燃料)、金融部门(冻结资产和储备,幷将十几家俄罗斯实体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贸易部门(禁止向俄罗斯出售具有战略技术的产品或购买黄金)和运输部门(禁止来自俄罗斯领土的航班)。这不只影响到涉及其中的国家,而且深刻影响全球。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丁·乔尔曾帕发布的贸易数据显示,俄罗斯已不再公布进口数据,但占俄罗斯2021年采购总额90%的54个国家的出口统计显示,克里姆林宫面临复杂形势。不仅与实施制裁的国家的贸易下降了60%;与未实施制裁的国家的贸易也减少了40%。这意味着制裁措施正大幅削弱俄罗斯的补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