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物流业预期向好 企业优布局谋升级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7月13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道,7月伊始,上海申丝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申丝”)副总经理熊晔就投入到为期十天的紧张投标中。对于保障公司今年实现盈利而言,这一5000万元的家电客户大单至关重要。“目前货物运输量和产值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的水平,后面的六个月要抓紧补上之前的损失。”

  记者深入一些物流企业采访调研发现,6月以来,保通保畅政策落地显效,从企业表现到多项指标都释放出交通物流行业加速回暖的积极信号,未来行业发展预期向好,企业在我国生产消费格局变化之下寻找新的机遇。不过,一些小微企业发展仍然承压,业内人士建议相关纾困政策继续精准发力。

  “动脉”打通 复苏提速

  “从4月20日以后,物流的效率逐步提高,成本也有所下降,目前全国交通网络总体已经畅通。”熊晔深刻感受到上半年所在行业的变化。

  持续抓督办,着力解决层层加码、一刀切的问题;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推动留抵退税、缓缴社保费、货车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落实到位……过去的三个月,各项保通保畅政策加快落地,推动货车动起来、物流跑起来、企业转起来。

  据了解,上海申丝在全国有87个运营项目组,客户群主要集中在家电、纸业、汽车等领域。疫情期间,企业业务量下滑20%,利润只有去年的10%。随着6月以来客户生产逐步恢复正常,再加上618大促,订单快速增长,目前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与此相比,以工业企业客户为主的浙江宇石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日子”则一直不错。

  “上半年,进出港集装箱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公路运输作业效率有所下滑,但由于企业生产经营均未停止,整体业务量幷未受影响,企业运营基本呈饱和状态。”该公司董事长寿丹平说,近两年制造业回归现象明显,再加上国外消费需求有所上升,部分工业企业订单量与疫情前相比不降反增,带动了公司业务量整体呈现出两位数的增长。

  多项物流指标与企业感受一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2年6月份产业链继续修复,供应链上下游需求得到释放,物流通达能力、保障能力和物流时效有所改善,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1%,较上月回升2.8个百分点。中国运输生产指数也表明,当前经济社会对货运物流的需求较为旺盛,6月运输生产降幅明显收窄,货运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