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穿越千年 一睹非遗风采

  中评社北京7月10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我,来自北宋景德元年,为了见到你,我已经走了一千年。”近期热播的纪录片《我是你的瓷儿》开篇解说词便透露出与众不同的气场。这部以瓷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以年轻化的语态将瓷的身世和故事娓娓道来,带领观众走入琳琅满目的瓷器世界。

  除了《我是你的瓷儿》,近期与观众见面的非遗纪录片还有展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木版年画”前世今生的《过年的画》,聚焦年轻手艺人创新与传承故事的《非遗传承,少年敢当》,以及介绍各地区各民族不同非遗文化的《爱上中国造》等。这些视角丰富的纪录片让今天的观众得以穿过千百年一睹非遗风采,更见证乃至参与非遗文化在今天的传承和发展。

  年轻化语态讲述满足观众需求

  “叮——您有一封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这句俏皮又温馨的解说词,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是该片打通年轻圈层、赢得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年轻的语态、满满的“网感”,不断吸引年轻观众的热切关注和热情参与。当原本小众的文化类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成为现象级“网红”后,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开始以年轻化的语态和独特的叙事风格吸引观众的眼球。

  纪录片《我是你的瓷儿》大量采用拟人手法,让瓷器以生动活泼的面貌亮相于观众眼前。创作者或使用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赋予了瓷器心理活动和情感状态,如“想当年,山泉水里泡过澡,利坯刀上修过脚,柴窑里头蒸桑拿,天台顶上吹过风……外壳很坚硬,内心很纯真,这辈子,真不容易”;或将瓷器比做人,以幽默而不失温情的个性化语言加以描述,如“张扬的红,明晃晃的金,摆在那儿,就是一道风景,拿在手里,就是一片荷塘”。这种拟人化、个性化的解说呈现,使观众在瞭解瓷器的同时,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制瓷人的心路历程。

  除了演员喻恩泰生动的旁白之外,《我是你的瓷儿》还邀请歌手李玉刚和虚拟歌手洛天依合作演唱主题曲《瓷语》,诠释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展现瓷文化的魅力。

  《我是你的瓷儿》出品人,保利文化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波介绍:“以往的瓷器纪录片大多是科普向的知识型纪录片,带有一定的观看门槛。而《我是你的瓷儿》则从普通年轻观众的角度出发,简明易懂,娓娓道来,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趣味性。”目前,《我是你的瓷儿》五集均已在B站上线,站内评分高达9.8分。它的成绩让我们看到,年轻观众对优质文化纪录片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