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向公众开放

  中评社北京7月10日电/据中国新闻网报导, 炎炎夏日,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内,不少游客在“最快的冰”上尽情飞驰,感受运动魅力,并站上领奖台,体验冠军风采。

  记者从北京国资公司获悉,“冰丝带”7月9日起面向社会开放,呈现丰富的冬奥标志性景观,并先期开放约6000平方米冰面供公众滑行。

  “我昨天在电视上看到国家速滑馆要开放的消息,今天一早和老伴过来。”60多岁的宋先生还没进场馆,就开始拍照留念,“北京冬奥会期间我一直关注运动员比赛,这是第一次来到国家速滑馆,现在心情很激动”。

  “冰丝带”是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外立面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组成,营造出轻盈飘逸的丝带效果。22条“冰丝带”环绕跃动,将冬奥体育文化与中华之美融为一体。

  北京冬奥会期间,“冰丝带”承担速度滑冰项目比赛,共产生了14枚冬奥会金牌。其中,高亭宇在男子500米比赛中以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夺金,为中国男子速度滑冰实现冬奥金牌零的突破。

  走进“冰丝带”,随处可见原汁原味的冬奥景观元素。冬奥标志性景观和赛时纪录墙、场馆二十四节气门和冬奥公共艺术作品展示、冬奥特许商品和北京礼物商品售卖、奥运文化和徽章展......为了让民众深度体验冬奥文化,“冰丝带”呈现了一系列丰富的特色游览服务。

  作为冬奥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速滑场馆,“冰丝带”12000平方米的冰面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冰面温差在0.5度以内。

  目前,“冰丝带”先期开放约6000平方米冰面供公众滑行,冰场内设有冰鞋租赁区、准备区、休息区等,为游客提供便利服务。除在现场体验“最快的冰”,游客还可以站上领奖台,体验奥运荣耀。

  “冰丝带”观众席上,杨女士正带着6岁的儿子观看滑冰。杨女士介绍说,北京冬奥会期间,一家三口每天都会观看精彩比赛,培养孩子对冰雪运动的兴趣。目前孩子最喜欢滑冰项目,准备让他参与到滑冰练习当中,锻炼身体的同时提升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