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通胀高企打击各行各业

饮品包装材料大幅涨价,令生产成本增加,部分供应商只好上调产品售价,把成本转嫁予消费者。(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7月11日电/大公报报导,欧美通胀高企打击各行各业,饮品供应商同样受影响。一方面,物价飙升,消费者勒紧荷包减少消费;另方面,原材料涨价,经营成本大增,供应商只好加价保盈利,但陷入更多消费者减少购买产品的恶性循环。为了降低通胀的冲击,饮品供应商纷纷调整包装和销售策略,希望渡过难关。

  饮品包装材料涨价是产品加价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去12个月塑料树脂价格急升,目前造价比疫情初期高六成;加上欧盟塑胶指引在去年7月生效后,欧洲生产商为了达到法定要求,对再生塑胶原料的需求大增,在供货不足下,价格急升,这些因素导致产品成本猛增。

  与此同时,全球铝价大升,亦令对金属铁罐需求殷切的饮品供应商添加压力。另外,用作第二轮包装的纤维与纸板,价格同样录得双位数升幅。而糖价自2021年夏季急升后,近月才告放缓,咖啡、茶、玉米、橙汁等软性饮品原材料的价格在今年初更创下历史高峰。

  2/3生产商无奈加价

  在受访的饮品供应商高层中,有八成坦言过去一年的发展受通胀影响,生产和分销成本上扬、原材料涨价,将会打击今年业务和利润,工人不足的影响反而较轻微。

  受访者中,有三分之二表示,已把部分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上调以应对通胀,有18%受访者则指,情愿减少产品的数量和服务种类来应付。

  然而,不论是加价或减产,最终都会损害盈利能力。为今之计,饮品供应商宜推进改革,制定一套灵活的定价机制应对通胀;在包装方面,研究更节省资源及原材料的产品,甚至推出较小型的樽装或罐装饮品,或鼓励消费者自备装瓶等。若能适度改革营销和包装策略,相信饮品供应商有望捱过通胀急升这道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