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涛等:摈弃芬太尼关税维护中美禁毒合作
中评社香港6月21日电(作者 刘飞涛、袁莎)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通电话,表示双方应增进外交、经贸、军事、执法等各领域交流,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中美元首通话为两国关系发展把舵定向,释放了双边关系稳定的积极信号。中美将如何继续落实好日内瓦共识,如何开展新一轮会谈,备受国际社会期待。
5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美国继续保留对华10%的基准关税和20%的“芬太尼关税”。中美是否会围绕取消“芬太尼关税”开展磋商,这是下阶段中美会谈的焦点问题。美国保留“芬太尼关税”意欲何为?是作为胁迫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让步的谈判筹码,或以芬太尼为借口向中国发动经贸遏压,亦或在芬太尼问题上对华甩锅推责?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美国单方面对华滥施“芬太尼关税”,不仅加剧了贸易战和中美关系恶化风险,还严重冲击了中美禁毒合作,无助于解决美国的芬太尼危机。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美国应摈弃“芬太尼关税”,回归理性务实,维护中美禁毒合作的良好势头。
一、美国的芬太尼之殇
芬太尼又称“策划药”或“实验室毒品”,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类止痛药,因其药效强、价格低、获取易,在美国药企大力推销和监管严重缺失下,成为深受美国人欢迎的药物。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芬太尼类物质消费国,但由于此类物质的高成瘾性,滥用芬太尼跃居美国人意外死亡原因的首位,也是美国社会的“绝望之死”的重要原因。
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将应对芬太尼危机提上重要日程。特朗普第一任期起,就宣布对芬太尼危机“作战”。近期美国国会两院分别通过《阻止芬太尼法案》(HALT Fentanyl Act),提议将芬太尼相关物质永久列管,强化禁毒执法、法律起诉和监禁。然而,即便国会通过此法,鉴于日益极化的政治生态,错综复杂的政商关系以及积弊已久的社会成瘾文化,美国政府治理芬太尼问题依然困难重重。
二、美国对华“甩锅推责”
美国芬太尼危机是其国内需求驱动所致,但由于美国政府不愿或无力从需求侧治理,选择对外转嫁危机,以打击所谓“外国供给”为先。美国无理指责中国直接或者通过墨西哥向美国出口芬太尼前体和化学品,甚至指控中国对美国发动“逆向鸦片战争”。美国也以此为由,频频对华抹黑攻击、制裁施压。
美国此举歪曲了事实,也无视了中国长期以来的善意支持。从2018年的中美元首布宜诺斯艾利斯会晤,到2023年的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开展禁毒合作都是双方达成的重要共识之一。2019年,中国宣布正式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是全球第一个正式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的国家。2024年1月以来,中美成立禁毒合作工作组,举行禁毒对话,在物质列管、案件合作、技术交流、多边合作、网络广告信息清理等领域开展了积极合作。
但是,特朗普总统再度上台后,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将非法芬太尼威胁列为“国家紧急状态”,并以“中国未能遏制芬太尼出口”为借口,对华加征所谓“芬太尼关税”。此种“内病外治”的做法将削弱中美执法部门在禁毒领域共享情报和联合行动的积极性,破坏联合围剿跨国贩毒行为的国际合作网络。
三、维护中美禁毒合作
美国应回归理性,维护来之不易的中美禁毒合作成果,共同探索应对芬太尼危机的系统性治理方案。
首先,拒绝将芬太尼问题政治化。随着美国对华战略竞争不断升级,芬太尼早已超越公共卫生议题,不断被政治化、武器化,损害了中美禁毒合作基础。特朗普在“芬太尼关税”行政令中的对华指控,正是基于2024年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的有关报告,其中充斥意识形态偏见和遏华色彩。若美方真心想同中方合作,就应该停止对华抹黑推责,停止将芬太尼与关税问题挂钩施压,在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合作原则基础上,同中方在禁毒领域对话保持沟通。这不仅是美国寻求中国合作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务实合作的必要前提。
再次,推进中美科学医疗合作。中国坚持“零容忍”的禁毒政策,对芬太尼类物质采取严格管控,至今未在中国社会发现成规模的芬太尼滥用现象,并在毒品治理、成瘾治疗、预防教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美禁毒合作应包含“标本兼治”的方案,在需求侧开展科学合作、经验分享和联合研究。中美可在医疗方面深化合作,用科技助力禁毒合作。日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中国药企南京清普生物研发的非阿片类止痛药普坦宁(Qamzova)上市,这款不含芬太尼的药物为美国慢性疼痛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的替代方案。中国药企研发的纳洛酮(Naloxone)等逆转药物在临床上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为美国成瘾治疗和缓解伤害提供更具性价比和有效的产品。
最后,探索中美多边禁毒合作。芬太尼前体及化学品的贸易已形成一张庞大复杂的全球供应链网络,需加大同供应链上各方的务实合作。可通过美墨“梅里达倡议”(Merida Initiative)、中墨易制毒化学品工作组等现有机制,探索推进中美墨三方禁毒合作。中美亦可同有“世界药房”之称的印度开展芬太尼类物质的信息交流、检测侦查、能力建设等对话合作。此外,作为三大国际禁毒公约的签署成员国,中美可在联合国框架内开展芬太尼类药物滥用的交流合作,推进新型合成类物质滥用问题的全球共治。中美亦可探索协调应对“全球南方”的芬太尼等阿片药物短缺问题,以缓解南北“阿片鸿沟”,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刘飞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袁莎,国研院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中评社香港6月21日电(作者 刘飞涛、袁莎)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通电话,表示双方应增进外交、经贸、军事、执法等各领域交流,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中美元首通话为两国关系发展把舵定向,释放了双边关系稳定的积极信号。中美将如何继续落实好日内瓦共识,如何开展新一轮会谈,备受国际社会期待。
5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美国继续保留对华10%的基准关税和20%的“芬太尼关税”。中美是否会围绕取消“芬太尼关税”开展磋商,这是下阶段中美会谈的焦点问题。美国保留“芬太尼关税”意欲何为?是作为胁迫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让步的谈判筹码,或以芬太尼为借口向中国发动经贸遏压,亦或在芬太尼问题上对华甩锅推责?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美国单方面对华滥施“芬太尼关税”,不仅加剧了贸易战和中美关系恶化风险,还严重冲击了中美禁毒合作,无助于解决美国的芬太尼危机。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美国应摈弃“芬太尼关税”,回归理性务实,维护中美禁毒合作的良好势头。
一、美国的芬太尼之殇
芬太尼又称“策划药”或“实验室毒品”,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类止痛药,因其药效强、价格低、获取易,在美国药企大力推销和监管严重缺失下,成为深受美国人欢迎的药物。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芬太尼类物质消费国,但由于此类物质的高成瘾性,滥用芬太尼跃居美国人意外死亡原因的首位,也是美国社会的“绝望之死”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