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九成受访者支持北都区发展
商会由今年2月开始,以线上、线下方式进行有关的问卷调查。北区青年商会会长陈春分析指,绝大部分受访者支持“北部都会区”发展及特首李家超政纲的“开发北部都会,激活发展引擎”理念。受访者同意“北部都会区”可以有效改善香港的房屋短缺问题,提供创科产业发展空间,改善香港北部交通网络,认为“北部都会区”最重要是建设宜居宜业及可持续发展社区,积极主动改善职住平衡,巩固香港作为“八大中心”的新定位。
陈春表示,受访者均认为环保团体及当区居民是发展“北部都会区”面临的最大挑战,57%的受访者认为需兴建新的综合废物管理设施,兴建新界西堆填区(39%)及新界东南堆填区(37%)以处理未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及废料,另有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建议在符合内地各项环保法规下,把废物及废料输往远离内地的荒岛统一焚烧。他建议当局需留意环保及当区居民的考量,投放更多资源处理,做好政策协调及宣传工作,并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共同研究处理厌恶性设施的办法,包括参考内地城市处理厌恶性设施的成功经验,在符合内地各项环保法规下,一同解决因为发展而要面对的废物废料问题。
立法会议员刘国勋指出,调查结果反映社会对“北部都会区”发展有很大期望,以解决居住、就业及香港经济欠缺新增长点等深层次问题,多数受访者对能于中短期内完成“北部都会区”发展不感乐观,认为是政策协调及大众宣传不足所致,建议政府成立专责工作组,以统筹“北部都会区”整体规划工作,加快推动基建先行,尽快落实区内配套,为政策法例拆墙松绑,精简程序。他提到,相信“北部都会区”可以提速至10年内完成。
问卷调查筹委会主席李栢烜指,北区青年商会对未来新界北发展寄予厚望,期望“北部都会区”发展有助疫后香港经济复苏,为本土提供就业、居住房屋及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同时促进当地文化保育生态发展,令“北部都会区”成为香港人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成为大众心中理想的新经济引擎。
政府早前宣布成立的4个工作小组,其中“土地及房屋供应统筹组”及“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将涉及“北部都会区”发展工作。被问及再成立“北部都会区”专责小组会否出现“架床迭屋”的情况,刘国勋回应指,“北部都会区”涉及不少房屋兴建,工作小组之间在功能上确有重迭,可是“北部都会区”关乎香港经济、就业、创科及产业多元化发展,范围极广,成立专责小组有助统筹不同领域的项目,令发展更为畅顺。
洪为民则指,过去政府曾多次成立不同的跨部门小组,可是各部门本身有自己专责的事务,以致成效有限。他以政府在1941年至1981年曾成立新界政务司为例,建议成立北部都会区发展统筹部门,专责处理“北部都会区”的发展。
商会由今年2月开始,以线上、线下方式进行有关的问卷调查。北区青年商会会长陈春分析指,绝大部分受访者支持“北部都会区”发展及特首李家超政纲的“开发北部都会,激活发展引擎”理念。受访者同意“北部都会区”可以有效改善香港的房屋短缺问题,提供创科产业发展空间,改善香港北部交通网络,认为“北部都会区”最重要是建设宜居宜业及可持续发展社区,积极主动改善职住平衡,巩固香港作为“八大中心”的新定位。
陈春表示,受访者均认为环保团体及当区居民是发展“北部都会区”面临的最大挑战,57%的受访者认为需兴建新的综合废物管理设施,兴建新界西堆填区(39%)及新界东南堆填区(37%)以处理未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及废料,另有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建议在符合内地各项环保法规下,把废物及废料输往远离内地的荒岛统一焚烧。他建议当局需留意环保及当区居民的考量,投放更多资源处理,做好政策协调及宣传工作,并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共同研究处理厌恶性设施的办法,包括参考内地城市处理厌恶性设施的成功经验,在符合内地各项环保法规下,一同解决因为发展而要面对的废物废料问题。
立法会议员刘国勋指出,调查结果反映社会对“北部都会区”发展有很大期望,以解决居住、就业及香港经济欠缺新增长点等深层次问题,多数受访者对能于中短期内完成“北部都会区”发展不感乐观,认为是政策协调及大众宣传不足所致,建议政府成立专责工作组,以统筹“北部都会区”整体规划工作,加快推动基建先行,尽快落实区内配套,为政策法例拆墙松绑,精简程序。他提到,相信“北部都会区”可以提速至10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