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提出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新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内滑膜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成纤维滑膜样细胞是增生性滑膜的核心效应细胞,它们可以摆脱生长限制、侵袭周围组织、促进血管增生,导致滑膜不受控制地生长,所以又被称为“不死癌症”。
“目前,主要是通过口服药物来改善患者病情和控制症状。”该校核科学技术学院工程博士研究生丁呈彪介绍,但这种全身系统性用药,往往很难直接作用到局部病变的滑膜。
可以说,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的局域精准治疗,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此次研究中,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等离子体设备,将冷空气等离子体引入活体大鼠的关节内。结果显示,经过治疗一周后,在大鼠的关节内没有观察到滑膜增生、炎症浸润和血管生成等症状。
同时,团队开展体外实验,证实在冷空气等离子体的作用下,成纤维滑膜样细胞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主导因子失去了抗凋亡、侵袭和迁移能力。
“体外和体内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将冷空气等离子体引入关节并作用于滑膜,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发展的有效方法。” 丁呈彪表示,此次研究结果也为冷空气等离子体治疗其他“类肿瘤”疾病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