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两岸民意之间“厦金大桥”包涵的民生真理
岛内政治势力丑态毕现
柯文哲日前造访金门,抛出了兴建“金厦大桥”议题,瞬间引爆岛内舆论激战。台“陆委会”第一时间,以“暴怒”的姿态、情绪的语言“高调抨击”柯文哲此议,蓝绿政客轮番登场,对柯文哲口诛笔伐。然而“金厦大桥”其实幷不是一个新鲜议题。
被翻出来的很多资料显示,台湾蓝绿政党、政客都支持过“金厦大桥”,甚至曾经是民进党一些政治人物选举时的政见。只是为了选举利益和政治算盘,岛内时常上演“昨日是今日非”的大戏。而柯文哲抛出的“金厦大桥”,如同一面照妖镜,让“各怀鬼胎”岛内政治势力丑态毕现:蓝的怕柯文哲抢走“两岸腰牌”,忧心选票流失;绿的怕民众党借势坐大,迫不及待送上“红帽子”。谁也没有真正考虑金门人的民生福址。
有评论指出,兴建金厦大桥幷不是柯文哲的创意,但他到金门访问听从民间呼声,发声主张“金厦大桥”,不仅是他略带油滑政治智慧的体现,也反映了柯文哲在两岸议题上的务实作风。在民进党当局“反中抗中”、国民党冷淡面对两岸关系的氛围下,柯文哲大胆抛出这个议题,让他在两岸获得了不少“高光”。
一座桥包涵的民生真理
兴建金厦大桥,是近二三十年来全体金门人的的普遍心声,得到金门民众、金门不同党派政治人物的支持。正如已退出民进党的前金门县议员陈沧江所说,八、九成以上的金门人都支持兴建金厦大桥,“若民调一定是一面倒,这是跨党派的共识”。
台湾《联合报》近日以“柯文哲主张兴建‘金厦大桥’连接金门与大陆厦门,请问你支持吗?”为题进行网络调查,得到了高达78%的支持率,仅17%表态不支持,“没意见/不知道”的为5%。可见,即使扩大为台湾地区范围,网络民意也呈现“一面倒”之势,支持兴建“金厦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