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美中举行峰会重要但不要预期太高

美中政策基金会探讨美中峯会议题

  中评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余东晖)拜登与普京会晤后,美国安顾问沙利文透露下步有举行美中峰会的意愿。美方专家预期,美中两国领导人有可能在今年10月或11月的多边峰会期间会晤,讨论应对全球性挑战。专家认为,这种会晤象征性意义更大,不要对取得突破抱有太高期望,但没有这种会议,后续解决具体问题就难以推进。

  在华府智库美中政策基金会22日举行的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网络研讨会上,拜登政府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言行有多大变化,以及可能举行的美中峰会能否获进展,成为听众关心的话题。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杰出研究员包道格(Douglas Paal)指出,拜登政府在对华言辞上已经发生变化,但在实际政策上并没调整。拜登政府早期对华采取的行动,维持着其在意识形态上、经济上、安全上对华强硬姿态的跨党派支持。虽然拜登要求其团队不像特朗普政府那样打口水战,但他们也不希望疏远其政府获得跨党派支持的基本面。这种状况预期不会有多大改变。

  包道格预期,先重建盟友关系,然后与普京见面的拜登,也许在10月份或者11月份的某个时候可能与习近平见面。在那之前,双方会有一些外交交往,包括互派新大使,一些相对较低层级的外交官到位,通过这种交流看两国关系能否取得一些具体的、建设性的进展,或者就美国关切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涉。

  包道格表示,现在谈这些还为时稍早,拜登政府现在也不愿多谈这些。他们现在还没做好准备出牌,所以目前的政策仍是延续性大于改变,只是从特朗普政府的强烈言辞和失算行为,转变为更加连贯的政策行为,言辞上比较温和。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狄忠蒲(Bruce Dickson)指出,即便因为对华竞争,美方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仍保持不变,但言辞本身的变化是重要的,尤其是对中国领导人而言,北京视华盛顿的一些言辞,特别是特朗普的言辞具有冒犯性。拜登政府言辞上缓和,有助于中方发现方式在与美方打交道,而不像在特朗普政府时期那么困难。

  对于美中领导人举行会谈的预期,包道格说:我的经验教给我,美国现在只是想建立正常的沟通。如果你提升通过这些会谈取得大量成就的预期,你保证会感到失望。

  包道格指出,现在需要做的是,回到常规的程序,开始从底部做起,努力向上。比如重开在特朗普末期被关闭的领事馆,恢复富尔布赖特交流项目与和平队项目。拜登政府已经在发放学生签证方面做出了小的姿态,希望中方能有对等反应。此外,省州级交往等事情也是可以做的。

  包道格预期,两国领导人有可能在10月底罗马的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会晤,谈论重振全球经济的某些政策协调,也有可能在11月的英国格拉斯哥应对气候变化峰会上会晤,在应对气变方面一起或各自迈出步骤。他说,这些事情看似平淡无奇,但比近期日复一日发生的事情重要;这并非一夜之间就能改变历史的事情,但是一个成功的、可持续的领导人会见应做的事情。

  包道格还表示,他得知,两国领导人春节前夕的电话交谈,比安克雷奇对话展示出来的场景要理性得多,所以两国领导人直接交谈是有好处的。

  狄忠蒲指出,看看上周拜登与普京的会晤,被称为“历史性的”会晤,但实际并没有什么具体成果,而是两人行使了总统的权力,谈了两个多小时,然后各奔东西。如果这是历史性成功的标准,美中领导人之间实现这种成功会晤的几率是挺大的。

  狄忠蒲表示,对领导人峰会产生突破或者重大变化的预期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顶层沟通后,在随后解决更困难问题上能取得实质性进展。顶层会谈更像是外交上的行礼如仪,象征性大于实质性。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峰会,要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就难以推进。

美中政策基金会探讨美中峯会议题

  中评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余东晖)拜登与普京会晤后,美国安顾问沙利文透露下步有举行美中峰会的意愿。美方专家预期,美中两国领导人有可能在今年10月或11月的多边峰会期间会晤,讨论应对全球性挑战。专家认为,这种会晤象征性意义更大,不要对取得突破抱有太高期望,但没有这种会议,后续解决具体问题就难以推进。

  在华府智库美中政策基金会22日举行的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网络研讨会上,拜登政府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言行有多大变化,以及可能举行的美中峰会能否获进展,成为听众关心的话题。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杰出研究员包道格(Douglas Paal)指出,拜登政府在对华言辞上已经发生变化,但在实际政策上并没调整。拜登政府早期对华采取的行动,维持着其在意识形态上、经济上、安全上对华强硬姿态的跨党派支持。虽然拜登要求其团队不像特朗普政府那样打口水战,但他们也不希望疏远其政府获得跨党派支持的基本面。这种状况预期不会有多大改变。

  包道格预期,先重建盟友关系,然后与普京见面的拜登,也许在10月份或者11月份的某个时候可能与习近平见面。在那之前,双方会有一些外交交往,包括互派新大使,一些相对较低层级的外交官到位,通过这种交流看两国关系能否取得一些具体的、建设性的进展,或者就美国关切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