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大遍》为何曲?在追剧中探寻民乐之美

  中评社北京7月3日电/据文汇报报导,古装剧《梦华录》大结局已出,“大女主群像”中琵琶高手宋引章在最后一集迎来“高光时刻”——不仅凭一己之力在工尺谱中找到破案线索,更因出色的弹奏水准成为钦点“供奉”,一举成为高阶“公务员”。宋引章虽非女一号,但在《梦华录》中一直是话题焦点,无论是她横抱琵琶弹奏的姿势,还是为其赢得“风骨”题字的“古曲”《凉州大遍》,都引发了热议。“从古至今,弹奏琵琶究竟有哪些姿势?”“古代真的有《凉州大遍》这首乐曲吗?”从留言板和弹幕中不难发现,网友对民族音乐、民族乐器和其背后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投以越来越热切的关注。

  不仅是《梦华录》,近年来《风起陇西》《清平乐》等古装剧或通过配乐或通过剧情,展现了我国民族器乐的风格特征、演奏特征和文化特征。“影视剧能够还原这种文化现象,让传统音乐在现代人的审美体验中得以存续,对于民族乐器普及来说无疑是好事。”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作曲家刘灏表示,希望在未来的影视剧中,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民乐元素,也希望影视从业者能更深入地挖掘民族器乐背后的文化,让传统音乐的传承不止步于“徒有其表”。

  宋引章横抱琵琶到底对不对?民族器乐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

  《梦华录》播出过程中,琵琶成为话题热点。剧中宋引章人设为宋朝江南琵琶名手,每逢她出场弹琵琶时,弹幕里不时有网友发问:“这是琵琶吗,为什么横着抱(弹),跟弹吉他似的?”针对部分观众认为琵琶应该竖着弹的观点,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琵琶演奏家舒银告诉记者:在历史上,琵琶持琴姿势有竖抱,也有横抱。

  琵琶是一件历史悠久的中国乐器,距今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目前学界所知的琵琶最早见于史载的文献,是汉代刘熙的《释名·释乐器》。其中写道:“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思是“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作“批”,向后挑进称作“把”;根据它演奏的指法名称而命名为“批把”。

  “在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或是一些出土的乐俑,或是南唐的《韩熙载夜宴图》中,都能看到横抱演奏琵琶的状态。”至于宋代琵琶的演奏状态,舒银提到宋朝诗人楼钥的诗句,“琵琶横倚续续弹,一夫坐听胡中曲”,证明了也是横着弹奏的,“因此,《梦华录》剧中琵琶横抱的持琴方法,我认为还是符合琵琶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