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价25年飙1.2倍 新界盘跑赢
中评社香港6月30日电/大公报报导,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楼市经历多次风浪仍迭创新高,最新官方私人住宅售价指数已飙至384.4点,较1997年回归前的172点,累升逾1.2倍,当中新界楼盘升势最劲。楼价同期升幅更超越工资,目前全港就业人士的每月收入中位数为2万元,比1997年的1万元只翻一番。经济学者指出,特区政府应主导房屋供应,透过填海及发展郊野公园边陲来制造更多土地。
据差饷物业估价署数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前夕,本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172点,但亚洲金融风暴及2003年沙士,楼价连续6年下跌,较高位急挫近七成,幸得中央援手推出个人游等措施,本港经济重现曙光,楼价自2003年起见底回升。
2008年环球金融海啸,美国联储局无限量化宽松刺激经济,资金瞄准本港房屋供不应求,大举流入炒作,加上市场刚需强劲,楼价于2009年至今展开长期升浪,即使特区政府在2012至2013年间推出多项调控措施,但楼价却愈遏愈升,过去两年面对新冠疫情更仿如“免疫”。
差估署今年5月份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384.4点,比1997年6月的172点升123%。若与2003年沙士后历史低位58.4点比较,更大涨5.6倍。
元朗上车盘25载升值2.2倍
过去25年楼价累涨1.2倍,惟打工仔薪酬却追不上升幅。据政府统计处“综合住户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首季,本港雇员每月工资中位数为2万元(不包括外籍家庭佣工),比1997年的中位数1万元上升祗有1倍。
抽取部分“九七货”卖楼个案作比较,发现个别业主持货25年,楼价赚幅更远远抛离香港工资升幅。例如马鞍山居屋锦丰苑B座一个低层三房户,实用面积647方呎,近期以560万元未补价卖出,原业主1997年绿表购入价仅127万元,现转售账面获利433万元,25年劲赚达3.4倍。
元朗上车盘升幅亦甚可观,例如富来花园B座一个实用面积283方呎中层单位,近月以435万元卖出,原业主于1997年年中、即当年高位以137万元追入,现沽楼账面仍大赚298万元,25年升值近2.2倍。另外,元朗康屏花园双号屋,原业主于1997年以338万元买入,今年以860万元卖出,25年升值522万元或逾1.5倍,跑赢大市之外,也远超工资升幅。
新按保助力 今年料再涨5%
对于新界区楼价升势突出,中原地产元朗副区域营业经理王勤学分析,香港回归25年来,特区政府不断改善新界区的交通基建,例如屯马线及屯赤隧道等,随着交通生活愈来愈便利,新界已非昔日旧貌,外区用家及投资者也乐意进驻,令当地楼价与市区逐渐拉近。
展望后市,美联物业首席分析师刘嘉辉指出,屯门“限呎地”今年4月流标,反映政府不会贱卖土地,在高地价政策下,发展商采取惜售态度,新盘订价高于同区二手,再加上明日大屿及北部都会区供应短期内未能到位,料本港楼价持续趋升,配合新按保措施助力,估计今年楼价最少看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