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做直播可带货还是“专公益”

  中评社北京6月30日电/据工人日报报导,一些医生化身网络“大V”边科普边带货,这一现象引发争议

  近年来,不少医务人员在社交平台成为网络红人,通过直播带货。但带货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以及隐藏的法律风险,让医生带货这一现象引来争议。近日,国家卫健委等九部委印发通知,其中提到: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之便直播带货。

  “家人们,‘618’都买了啥?有以下商品的赶紧退货,全是智商税。”

  “618”购物节当天,一位实名认证为北京某三甲医院主治医生的博主发布这样一条短视频,列出几种“消费者容易轻信但没有实际效果”的产品。该博主的主页显示共有56件商品在售,带货数量超过10万件,种类包括玻尿酸精华液、维生素C咀嚼片等。

  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一些短视频平台出现了不少实名认证为某医院某科室的医生博主。他们一边讲解医学知识,一边带货营销产品,赢得不少消费者的信任。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有部分医生推荐的商品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存在隐瞒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到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之便直播带货。这为医生直播带货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