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月娥:香港具备充足条件加入RCEP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论坛致辞(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香港6月18日电(记者 张心怡)2021中总世界华商高峰论坛17日于线上线下同步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论坛致辞表示,香港会继续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一方面聚焦内地市场的商机,并以大湾区发展为切入点,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另一方面通过争取加入RCEP等推动对外关系的贸易发展,积极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和国际循环的“促成者”,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她亦提到,香港一直奉行自由开放的贸易政策,保持与RCEP一致的理念,并与RCEP中13个成员经济体签署高质量、高质素的自贸协议,具备充足的条件加入RCEP。

  林郑月娥称,今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香港未来的经济发展必须要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双循环所带来的庞大机遇。在经济发展方面,《十四五规划纲要》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竞争优势。要用好国家对香港四个传统中心的支持,也必须掌握好四个新兴中心带来的机遇:第一是支持我们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第二是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中心;第三是支持香港发展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第四是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我们一直与中央政府相关部委,广东省政府及澳门特区政府紧密合作,全面展开多方面的工作。”林郑月娥谈到,在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方面,特区政府持续与业界和内地有关当局探讨扩大跨境人民币资金双向流通的渠道,并不断优化和拓阔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特区政府更积极把握大湾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先行先试的优势,继续研究和推动进一步便利人民币在区内跨境流动的措施,包括扩大个人跨境在大湾区开户的试点、落实双向理财通机制等,以满足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
   
  法律服务方面,林郑月娥表示,“十四五”规划中,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竞争优势继续备受肯定。其中,已经取得的突破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前海港资及外资企业可约定民商事合同适用的法律,以及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和法律顾问的进一步开放措施等。

林郑月娥出席论坛致辞(中评社 张心怡摄)

  林郑月娥指出,在粤港、港深共同努力下,一些对建设大湾区具标志性的合作项目也取得良好进展,加强香港与大湾区城市的紧密连系,促进区内生产要素的便捷流通,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助力大湾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些合作的项目包括实行“一地两检”和其他通关便利的皇岗口岸重建工程;实现“东进东出、西进西出”布局的港深陆路口岸调整,延长深圳湾口岸货运24小时通关和启用莲塘/香园围口岸货检设施;以及香港机场管理局入股珠海机场等。

  增进与各地华商协作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上两个世纪不少来自大湾区的华人移居海外,在外国形成社群,逐渐在当地建立人脉,并熟悉移居地的法律、风俗、文化和市场的情况。”林郑月娥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及经济高速发展,华侨人数越见众多,现时广遍于世界各地,有统计估算海外华侨总数已超过6 000万,而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就多达4000万,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香港社会各界在过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与海外不少华侨小区及华商组织建立了友好关系,形成一个网络,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动力,亦成为了外地与中国交往的桥梁。因历史和地理的原因,香港一直是这一道桥梁的一部分,对外和华侨紧密联系,对内则凭借海外华人网络对祖国作出贡献。
   
  她强调,未来特区政府会继续增进与各地华商的联系和协作,与海外贸易伙伴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发挥香港作为独特门户、跳板和中介人的角色。目前正积极推动香港企业在内地于海外建设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开拓业务,并已选定五个分别位于四个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的合作区作为试点,鼓励香港企业用好这些合作区发展业务,并计划待疫情稳定后组织海外商贸及专业考察,期望当地华商会届时支持香港相关企业及商会。此外,会为业界构建交流及对接机会,促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包括刚于上月开展的“内地企业伙伴交流及对接计划”,协助内地企业与香港主要专业服务团体及机构建立联系,并以项目或需求为本促进分享及对接,也鼓励善用香港专业所长,优势互补,并期望与各地华商携手,壮大建设“一带一路”的力量,并以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区域经贸复苏的推手,在疫后环球经济的新形势下焕发新的活力,展现新的风采。
   
  林郑月娥表示,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外向型和开放的经济体,面对近年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单边主义抬头,必须作好准备应对多变的外围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坚持推动贸易多边主义,扩展及强化香港的经贸网络,为商界争取更佳的条件进入不同市场,协助他们开拓商机。    
  香港加入RCEP能为地区经济带来多重效益

  林郑月娥在发言中提到,去年十一月,国家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十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订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议,涵盖22亿人口、占全球人口接近30%的市场,国内生产总值总和占全球三分一,以及全球贸易总额接近28%。它更是区域多边经贸合作重要的里程碑,展现出成员经济体对开放、包容和以规则为本的贸易投资安排的承担,在环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疫情的挑战下,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RCEP的签署及落实将有助促进区域经济融合,为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提供重要动力,同时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大湾区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她指出,香港一直奉行自由开放的贸易政策,抱持与RCEP一致理念,恪守以规则为本的贸易投资安排,同时致力深化区域经济合作。香港与15个RCEP成员经济体的密切贸易和投资关系体现香港对自由开放贸易的支持。于2020年,香港与15个RCEP成员经济体的贸易总额超过7,700亿美元,占香港贸易总额的73%。
   
  林郑月娥称,香港是亚太区内的主要投资来源地,其中RCEP成员经济体也是香港向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占2019年香港向外直接投资总额超过50%。香港加入RCEP后可享有协议下各项便利措施及法律保障,有助吸引更多香港企业到RCEP成员经济体投资,带动区内投资及相关建设发展。另外,香港位处区内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商业、金融及物流中心和投资枢纽。其中,中国内地和东盟是香港目前两个最大的商品贸易伙伴,两地之间的双边贸易总额于2020年约有一成经过香港,可见香港在区内贸易方面担当重要的角色。香港加入RCEP会为企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平台,以便在中国内地、东盟和香港进一步扩展贸易和投资,同时为区内的企业提供更多优质服务的选择,包括供应链管理服务,以及金融和专业服务等。
   
  “我们正积极与RCEP成员经济体紧密联系,以争取尽早就香港加入协议展开磋商。我们期望商界,特别是于RCEP成员经济体的企业,大力支持香港加入RCEP,并向当地政商界分享香港尽早加入RCEP为当地以至整体区域经济带来的好处。透过形成各界支持香港加入RCEP的共识,我们希望创造有利条件,力争香港加入RCEP。”林郑月娥说。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论坛致辞(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香港6月18日电(记者 张心怡)2021中总世界华商高峰论坛17日于线上线下同步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论坛致辞表示,香港会继续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一方面聚焦内地市场的商机,并以大湾区发展为切入点,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另一方面通过争取加入RCEP等推动对外关系的贸易发展,积极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和国际循环的“促成者”,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她亦提到,香港一直奉行自由开放的贸易政策,保持与RCEP一致的理念,并与RCEP中13个成员经济体签署高质量、高质素的自贸协议,具备充足的条件加入RCEP。

  林郑月娥称,今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香港未来的经济发展必须要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双循环所带来的庞大机遇。在经济发展方面,《十四五规划纲要》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竞争优势。要用好国家对香港四个传统中心的支持,也必须掌握好四个新兴中心带来的机遇:第一是支持我们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第二是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中心;第三是支持香港发展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第四是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我们一直与中央政府相关部委,广东省政府及澳门特区政府紧密合作,全面展开多方面的工作。”林郑月娥谈到,在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方面,特区政府持续与业界和内地有关当局探讨扩大跨境人民币资金双向流通的渠道,并不断优化和拓阔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特区政府更积极把握大湾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先行先试的优势,继续研究和推动进一步便利人民币在区内跨境流动的措施,包括扩大个人跨境在大湾区开户的试点、落实双向理财通机制等,以满足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
   
  法律服务方面,林郑月娥表示,“十四五”规划中,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竞争优势继续备受肯定。其中,已经取得的突破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前海港资及外资企业可约定民商事合同适用的法律,以及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和法律顾问的进一步开放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