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为合作而生 为发展而兴
5年来,“金砖+”合作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有哪些重要意义?“金砖+”是在什么样的国际背景下展开的?中国在其中发挥了哪些引领作用?围绕这些问题,记者对话三位相关领域国际问题专家,进行解读分析。
“金砖+”合作是在什么样的国际背景下开展的?
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中国提出“金砖+”合作模式,并首次确立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这一形式。金砖国家扩员进程及“金砖+”合作一直备受发展中国家期待。独立新闻网站“对话中国”日前刊文称,全球治理体系当前呈现碎片化状态,金砖国家作为一股有力的全球力量,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王磊:经过16年的发展,金砖国家间合作已经打下良好基础,取得扎实成果。除金砖五国外,国际舞台上还活跃着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新兴经济体。以“金砖+”合作模式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为金砖机制探索新的发展空间,成为金砖国家的现实需要。
2017年之前,金砖国家同地区组织及国家领导人对话会已经积累了一些成熟经验,“金砖+”合作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例如:2013年南非德班会晤邀请非洲国家领导人参与对话;2014年巴西福塔莱萨会晤邀请南美洲国家领导人参与对话;2015年俄罗斯乌法会晤期间,举行了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跨区域峰会;2016年印度果阿会晤期间,举行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同“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成员国领导人对话会。
“金砖+”概念的提出、“金砖+”合作的深化,都离不开中国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倡导新型多边合作,推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朝着更健康、均衡、可持续方向发展,这种意愿和能力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