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人:香港回归 走对了路

中评社香港6月28日电/今年7月1日恰逢香港回归祖国25年,在香港,有一批既在港英时代生活过,也经历过香港回归全过程的“黄埔人”。这些来自香港黄埔军校后代亲友联谊会的“黄埔人”深深感到,香港回归的路走对了方向。“一国两制”是史无前例的社会制度,一路走来风风雨雨,甚至有时风高浪急,但雨过天晴后细想,香港回归的安排的的确确是令香港的变动最少,香港人得到的好处最大,香港未来发展的前景也最灿烂。

一国两制道路正确    
  
1997年6月30日深夜到7月1日凌晨,“黄埔人”站在维多利亚海旁,看着驻港部队的军车一辆接一辆开进威尔士亲王大厦,这意味着驻港英军终于下岗,解放军开始上岗。凌晨0时0分,“米字旗”徐徐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香港正式回归。但香港没有变,皇后大道还是皇后大道,维多利亚公园还是维多利亚公园。法官们还是戴上英式的假发,警队的乐队还是穿苏格兰裙子吹苏格兰风笛。喜欢喝一盅两件的港式早茶的人们还是一早蹲茶楼,喜欢牛奶面包加煎蛋的则到西餐厅。香港市民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衣食住行,一点也没有改变。回归前,不少,经商的“黄埔人”担心银行的存款贬值了、自置的物业降价了,但这些都没有发生,反而觉得机会更多了。 

任何一件事情总有两面性,“一国两制”是全新的社会体制,需逐步摸索及完善。随后的金融风暴袭港,禽流感、沙士病毒、楼市下跌、负资产等事件接踵而来,香港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此时,回归的好处越来越凸显出来,强大的中央银行做香港的靠山,私人资本也不再如之前毫无顾忌。六百万的港人有十三亿同胞的经济腹地支撑,自由行、CEPA等惠港政策接连出台,内地企业纷纷到香港上市,“深港通”、“沪港通”也便利了两地,香港一举成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随着粤港澳经济大湾区的提出,香港进一步融入内地大市场,香港的经济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在港英时代,香港只有殖民统治制度,并没有民主制度,如何循序渐进推进香港的民主建设,是更大的挑战,而香港回归以来所遇到的风浪都与“民主议题”相关。香港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关切,因此香港基本法为香港民主政制发展打下了基础,不仅要求循序渐进、避免急促变动引起大动荡,还确定了“均衡参与”的原则。在这一理想设计之下,若是经过协商磨合,可以找到适合香港脚的民主之鞋。然而,外部势力的介入让香港陷入动荡。英美势力和台独分子不甘心在香港的利益受损,插手香港的民主发展,演变成“颜色革命”。

外力破坏香港多元化平衡

2019年7月1日,回归第22个年。“黄埔人”站在香港街头,看到一些涉世不深的年轻人违法行为,深感痛心。110年前,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共和制,并创立了黄埔军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军人。在中国近代史中,对中华民族和国家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代发展到今天,树欲静而风不止。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美国突然对华发动贸易战,香港被夹在中美博弈的前沿位置。美国必然要打“香港牌”,其跟随者也一定“反中乱港”。尽管环境如此恶劣,中央坚持不出动驻港部队,也不从内地调武警部队,坚持由香港警队自行维持社会秩序。

在基本法23条迟迟未能完成立法的情况下,中央政府主导完善选委会、立法会和特首选举三项制度,中央坚持“港人治港”的大政方针,保证原公务员体系不变、治港方针不变,“一国两制”不走样。

香港明天会更好

今年7月1日恰逢香港回归祖国25年。“黄埔人”欣喜看到,香港作为自由港的政策不变,香港的法治制度不变,香港的经济制度不变,香港人得到的发展机会不会变。回归25年的历史证明,正是一路走来的风浪,更显得香港回归走对了路,试想,不是保留原来的制度但是又有国家做后盾,2019年香港会是什么样。中央对港的政策提高了香港的竞争力,幷巩固提什升了香洪港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的地位,加快打造香港进一步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香港回归走对了路,更说明中华民族崛起势不可挡。外国势力不管打什么牌,都不可撼动这一必然趋势,中国己站到了世界的前列,任何遏制中国发展的阴谋诡计都不可能成功,两岸统一也一定会水到渠成,也一定如同香港一样可以找到最有利台湾的社会模式。

香港黄埔军校后代亲友联谊会
2022年6月28日                           中评社香港6月28日电/今年7月1日恰逢香港回归祖国25年,在香港,有一批既在港英时代生活过,也经历过香港回归全过程的“黄埔人”。这些来自香港黄埔军校后代亲友联谊会的“黄埔人”深深感到,香港回归的路走对了方向。“一国两制”是史无前例的社会制度,一路走来风风雨雨,甚至有时风高浪急,但雨过天晴后细想,香港回归的安排的的确确是令香港的变动最少,香港人得到的好处最大,香港未来发展的前景也最灿烂。

一国两制道路正确    
  
1997年6月30日深夜到7月1日凌晨,“黄埔人”站在维多利亚海旁,看着驻港部队的军车一辆接一辆开进威尔士亲王大厦,这意味着驻港英军终于下岗,解放军开始上岗。凌晨0时0分,“米字旗”徐徐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香港正式回归。但香港没有变,皇后大道还是皇后大道,维多利亚公园还是维多利亚公园。法官们还是戴上英式的假发,警队的乐队还是穿苏格兰裙子吹苏格兰风笛。喜欢喝一盅两件的港式早茶的人们还是一早蹲茶楼,喜欢牛奶面包加煎蛋的则到西餐厅。香港市民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衣食住行,一点也没有改变。回归前,不少,经商的“黄埔人”担心银行的存款贬值了、自置的物业降价了,但这些都没有发生,反而觉得机会更多了。 

任何一件事情总有两面性,“一国两制”是全新的社会体制,需逐步摸索及完善。随后的金融风暴袭港,禽流感、沙士病毒、楼市下跌、负资产等事件接踵而来,香港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此时,回归的好处越来越凸显出来,强大的中央银行做香港的靠山,私人资本也不再如之前毫无顾忌。六百万的港人有十三亿同胞的经济腹地支撑,自由行、CEPA等惠港政策接连出台,内地企业纷纷到香港上市,“深港通”、“沪港通”也便利了两地,香港一举成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随着粤港澳经济大湾区的提出,香港进一步融入内地大市场,香港的经济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