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良语中评:王沪宁讲话释放四个信号
中评社香港6月20日电(记者 卢哲)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15日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致辞。对此,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王海良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王沪宁主席的讲话释放了四个信号:一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和共同体,海峡两岸前途命运休戚与共;二是两岸中国人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我中华,爱我中国;三是大陆会一如既往关爱与造福台湾同胞;四是对台湾青年高度肯定并寄予厚望。
王海良表示,王沪宁主席这次致辞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主要有四个表述:一是“民族兴,国家强,两岸同胞会更好。”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道理,也发出了一个预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和中国的强大强盛,定会给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带来更大福祉、更好前景和更多荣光,因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是同一个国家。
二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这一表述强调了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它是深入骨髓的,是在血脉中流淌的,因而是每个炎黄子孙与生俱来和不可褫夺的情愫。
三是“我们坚定顺应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致力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让台湾同胞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这一表述充分展现了大陆方面对台湾同胞的重视、体贴与关爱,由衷希望台湾同胞从两岸融合发展中收获利益,感到美满,增进认同。
四是“两岸青年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共同续写中华民族历史新辉煌。”这一表述是对两岸青年的高度期望,希望作为中国人的他们,在成长和发展进程中,逐步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并以此共铸中华民族历史的新辉煌。这很像当年毛泽东主席对青年们说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王海良表示,王沪宁主席的讲话释放了四个信号:一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和共同体,海峡两岸前途命运休戚与共;二是两岸中国人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我中华,爱我中国;三是大陆会一如既往关爱与造福台湾同胞;四是对台湾青年高度肯定并寄予厚望。
王沪宁在致辞中提到,“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台湾光复,是中华儿女的民族记忆和共同荣光,历史必须铭记,胜利成果必须维护。”王海良表示,深化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并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很重要的命题,也是一项巨大任务,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努力。今年有很有利的契机做这件事,这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及台湾光复80周年。要通过重温抗战历史、反法西斯斗争以及台湾光复,唤醒广大台湾同胞尤其是岛内年轻一代作为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瞭解中国人民作为战胜国人民的国际地位与历史荣耀,明白台湾光复是中国战胜日本侵略的成果之一,也是台湾获得新生,回到祖国怀抱和走向发展繁荣的新起点。
王海良表示,台湾光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是台湾历史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一页,承载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记忆和共同荣光。只有把台湾光复放在中华民族抗战和反法西斯斗争中认识,才能真正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只讲台湾光复,不提整个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是去中国化的谬误,也是反历史的不道德,是贻害台湾青年的恶行。在当前情况下,只有还原历史事实,才能认知历史真相;只有遏制文史教育中的去中国化,才能让台湾年轻一代恢复并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王海良说,当然,台湾青年还要关注并融入火热的现实,从活生生的现实中获取对中华民族、中国力量、中国未来等的认知,从而逐步建构起正确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真正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中华民族光荣的一份子,而立于世界、行于世界、兴于世界。
王海良认为,当前台海形势仍然复杂,但岛内要求改善两岸关系的呼声很强烈,整个国际形势也对民进党当局施加了很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有一些比较混乱的信号发了出来,多少容易使人产生一些想法,似乎海峡两岸可能改善关系,甚至恢复对话。在这一情况下,王沪宁主席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意在告诉各方面,不要幻想我们会放弃我们一贯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两岸恢复对话的前提仍然是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这是不可动摇和改变的。
王沪宁在致辞中提到,“坚定做台湾同胞的坚强后盾和依靠,携手台湾同胞共谋绵长福祉”。王海良认为,王沪宁主席是要告诉广大台湾同胞,我们中华民族立于世界的东方历经几千年,如今已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最强工业制造国、一流军事强国、引领科技创新之国。这样的民族是压不倒、压不跨、靠得住的,任何国际冲击在她面前都只是过眼烟云。所以,台湾遇到的外部困难、威胁及危险,完全可以靠祖国大陆这个坚强后盾来消除化解,只要心中有数,就不用担惊受怕,不会被外人胁迫欺诈。有祖国大陆这个后盾携手加持与照护,台湾是安全无虞的,台湾同胞是可以长久安居乐业、持久发展的。
另外,在谈到虽然民进党当局百般阻扰但此次海峡论坛仍顺利举办时,王海良说,民进党当局惧怕两岸交流,采取了诸多阻挠举措,企图限制广大台湾同胞参加这次海峡论坛。然而,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民进党当局的预料,也与民进党当局的愿望相反,有七千多岛内同胞跨海前来参加了论坛。不仅如此,马英九先生更是排除民进党当局干扰,亲自率领大九学堂青年出席论坛,并发表了旗帜鲜明的讲话。可见,没有人惧怕民进党当局的恐吓,害怕两岸交流的恰恰是民进党当局;没有人认为海峡论坛不重要,可以抱以无所谓态度;没有人觉得不值得冒着被民进党当局打压的风险前来参加海峡论坛。实际上,很多台湾同胞对海峡论坛怀有感情,抱有期待,把支持它当成一件大事和好事。正是广大台湾同胞的大力支持,确保了本届海峡论坛的顺利举行。
中评社香港6月20日电(记者 卢哲)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15日在厦门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致辞。对此,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王海良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王沪宁主席的讲话释放了四个信号:一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和共同体,海峡两岸前途命运休戚与共;二是两岸中国人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我中华,爱我中国;三是大陆会一如既往关爱与造福台湾同胞;四是对台湾青年高度肯定并寄予厚望。
王海良表示,王沪宁主席这次致辞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主要有四个表述:一是“民族兴,国家强,两岸同胞会更好。”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道理,也发出了一个预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和中国的强大强盛,定会给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带来更大福祉、更好前景和更多荣光,因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是同一个国家。
二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这一表述强调了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它是深入骨髓的,是在血脉中流淌的,因而是每个炎黄子孙与生俱来和不可褫夺的情愫。
三是“我们坚定顺应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致力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让台湾同胞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这一表述充分展现了大陆方面对台湾同胞的重视、体贴与关爱,由衷希望台湾同胞从两岸融合发展中收获利益,感到美满,增进认同。
四是“两岸青年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共同续写中华民族历史新辉煌。”这一表述是对两岸青年的高度期望,希望作为中国人的他们,在成长和发展进程中,逐步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并以此共铸中华民族历史的新辉煌。这很像当年毛泽东主席对青年们说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