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持续发力,夯实成渝双城经济圈底盘

  中评社北京6月23日电/据新华社报导,仲夏时节,烈日炎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项目现场,塔吊林立、车流不息。刚刚完成混凝土主体结构全面封顶的建设者们,接续奋战、气势高昂。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潮涌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一些央企积极担当作为,发挥产业优势,助推这一国家战略加快落地生根、尽速成势见效。

  去年6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振翅高飞”,成都成为西部首座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同期,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正加快建设,预计2024年建成投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世界级机场群呼之欲出。

  两座机场的总工程师、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石鹏说:“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建筑前沿科技。不仅有效拉动建材、装饰等传统产业,拓展了新兴产业的应用场景,也促进了区域经济要素流动。”

  今年5月,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28.4万人,货邮吞吐量达37038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81.1万人,货邮吞吐量达7045吨。两座国际机场为稳住疫情下的西部经济大盘,做出了重要贡献。

  双核联动、齐头并进,成渝地区共同打造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也在聚势拓能。今年1月25日,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开通运营,如今日均客流已稳定在10万人次以上。目前,中建八局参建的7条轨道线路穿梭山城各地,成为城市高效运行、人口及产业有效集聚、城市品质全面提升的有力支撑。

  近几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一些企业依托自身产业集群和技术人才优势,探索机制创新、强化政企合作,在提升农村务工人员就业能力、稳定劳动者收入方面积极作为。

  四川泸州叙永县是劳务输出大县。2018年6月,中建八局与该县签订《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基地合作协议》,中建八局西南公司成为“全国首批产业工人培育试点”单位。此后,双方又联合多方力量打造“叙永县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基地”,促进当地产业工人培训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