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图 深入瞭解非遗保护工作新成果
中评社北京6月15日电/据中国文化报报导,庆祝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图书馆将联合全国百余家各级各类图书馆举办“年华易老 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系列活动及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活动,带动社会各界更加深入地瞭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线上线下联动展示记录工作成果
为系统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历程和成果,让公众全面瞭解此项工作的内容及意义,6月10日至7月10日,“年华易老 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将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大厅举办。展览分为“认识非遗”“为什么记录”“工作回顾”“优秀成果展示”“展望”等章节,观众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在线观看记录工作优秀成果的综述片。
为方便更多公众参与此次活动,国家图书馆官网也将于6月10日在首页推出线上展示专区。公众还可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新华网、光明网、学习强国、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优酷网等平台观看展映影片。
据瞭解,今年展映的综述片共115部,均为2015年以来验收完成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项目优秀成果,涉及题材和主体对象丰富多样,拍摄创意和技术手段新颖特别,其中20部为首次发布。
展映分“故事故人”“乐舞多情”“匠心致美”“天人和合”四大单元15个主题,通过传承人项目实践、传承教学和口述历史等内容,立体展示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人生经历与技艺水平,呈现了非遗之美和非遗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这些作品除具有较高的文献及研究价值外,也极具艺术价值与传播价值。”在验收过程中,评审专家一致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