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官员比高危老人更早打疫苗 美国医师失望
中评社台北6月9日电/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日前公布的施打疫苗顺序表,包含11类族群。美国华裔医师Justin Yang将此跟美国麻州的顺序表比较,认为台湾未能运用健保资料库列出染疫致死危险群,只以接触风险来排序“令人失望”。
Justin Yang日前在脸书批评台湾防疫观念陈旧引发热议。
Justin Yang认为身体健康的官员和村里长即使确诊,重症、死亡率也比长照老人与游民低得多,因此不该摆在他们之前。他表示,去年三到五月,美国麻州甚至有一半死亡病例来自长照机构,重灾区的安养院几乎等于“等死院”。因此他建议不但要提高长照机构人员的接种顺位,也要建立长照机构每周定期PCR检测机制,因为等到有病征才去筛检,只要查出一位老人染疫,“那个长照机构基本上就完了”,他希望台湾能引以为戒。
Justin Yang脸书全文如下:
我们来比较一下台湾的疫苗接种顺序和美国今年初接种顺序的差别。这张图左边是 苹果新闻网公布的台湾接种顺序,右边是美国麻州今年年初公布的接种顺序。
第一个最大的差异,是麻州phase one (第一期)接种种对象是风险最大(医护/看护,消防救护/警察)或是得病后可能产生重症或死亡个高风险人群(长照/安养院,流民)。台湾则把“维持防疫体系运作之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员”和村里长摆在第二顺位。身体健康的官员或是村里长即使被传染COVID19重症死亡的机率会比长照老人或流民要来的低很多,因此,我个人不觉得官员或是村里长的顺位应该比长照人员或是警察还高。重症以及死亡的风险跟接触风险应该一起评估。
台湾应该尽快建立安养院医疗人员及老人每周定期PCR筛检(PCR!不是快筛,因为无症状者快筛伪阴性真的太多)的机制(去年美国有些长照机构甚至做到每人一周两次),同时,应该安排长照/安养院人员为疫苗接种的第二顺位。等到你因为有症状才去筛查,查到一个阳性老人的时候,那个长照机构基本上就完了。这是美国用去年疫情刚爆发时的惨痛老人死亡所换来的经验,希望台湾引以为戒。毕竟,每一位老人都是一位台湾人的爸爸或妈妈。
还有,台湾目前顺位当中,没有提到游民的疫苗施打。我们研究团队去年花了不少时间研究游民COVID-19的感染与传播,有一篇研究现在被期刊审核中。这一批人群往往是社会里最被忽视的一群人,但他们也是最容易爆发疫情以及高比例重症或死亡的人群。在麻州,游民是被列入第一波施打名单里的。台湾也应该考虑把游民及收容所工作人员列入优先施打对象。
说真的,这一份接种顺序的安排,还蛮令人失望的。台湾应该利用最引以为傲的健保资料库系统,透过TOCC和慢性病史运算出接种顺序,而不是单单以接触风险来制定接种顺序。这样的顺序在去年还没有社区感染前,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现今台湾已进入社区感染,接种顺序就应该调整让最高危的人群能最早打到疫苗,以减少对医疗量能的冲击。连美国这种没有健保系统,电子病历系统超级混乱的国家, 都能订出详细的施打顺位,列出慢性病清单(请参考美国CDC网站)。台湾疾管署真的要加油加油。
中评社台北6月9日电/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日前公布的施打疫苗顺序表,包含11类族群。美国华裔医师Justin Yang将此跟美国麻州的顺序表比较,认为台湾未能运用健保资料库列出染疫致死危险群,只以接触风险来排序“令人失望”。
Justin Yang日前在脸书批评台湾防疫观念陈旧引发热议。
Justin Yang认为身体健康的官员和村里长即使确诊,重症、死亡率也比长照老人与游民低得多,因此不该摆在他们之前。他表示,去年三到五月,美国麻州甚至有一半死亡病例来自长照机构,重灾区的安养院几乎等于“等死院”。因此他建议不但要提高长照机构人员的接种顺位,也要建立长照机构每周定期PCR检测机制,因为等到有病征才去筛检,只要查出一位老人染疫,“那个长照机构基本上就完了”,他希望台湾能引以为戒。
Justin Yang脸书全文如下:
我们来比较一下台湾的疫苗接种顺序和美国今年初接种顺序的差别。这张图左边是 苹果新闻网公布的台湾接种顺序,右边是美国麻州今年年初公布的接种顺序。
第一个最大的差异,是麻州phase one (第一期)接种种对象是风险最大(医护/看护,消防救护/警察)或是得病后可能产生重症或死亡个高风险人群(长照/安养院,流民)。台湾则把“维持防疫体系运作之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员”和村里长摆在第二顺位。身体健康的官员或是村里长即使被传染COVID19重症死亡的机率会比长照老人或流民要来的低很多,因此,我个人不觉得官员或是村里长的顺位应该比长照人员或是警察还高。重症以及死亡的风险跟接触风险应该一起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