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二期过关 台大医陈建炜:绝非国际标准

台大医院临床试验中心主任陈建炜。(台大医院临床试验中心官网)

  中评社台北6月11日电/“卫福部”食药署10上午首度公布台产疫苗“紧急使用授权(EUA)”2项技术准则,高端疫苗10日傍晚宣布二期临床期中解盲成功。对此,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临床试验中心主任陈建炜表示:“我只能说这绝对不是国际标准,其他让“卫福部”自己解释。”

  去年10月,食药署宣布将比照美国订出紧急授权条件,只要药厂第二期临床试验受试者达3千人,且追踪1个月确认安全性和有效性后,就可先量产100万剂给台湾高风险族群使用。陈建炜说,如果是去年10月全球都没有疫苗、人心惶惶之际,订出这样的标准他没话说。但今年2月全球已经有4支有效的疫苗,食药署迟至6月才订出的技术准则“是不是应该要有新的思考”?

  陈建炜为台湾大学医学院教授、台大医院临床试验中心主任及台湾大学健康资料研究中心主任。他取得美国哈佛大学流行病学硕、博士,曾担任台湾大学医学研究部主任、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医药品医疗机器综合机构(PMDA)顾问及美国UnitedHealthGroup Optum分公司首席科学家。

  陈建炜在今年3月写了一篇文章《台湾疫苗进度落后没面子?国产疫苗不要急着上路》,表示食药署没说清何谓“有效性”?因为“产生中和抗体”不等于有疗效,疫苗更重要的是能预防感染,尤其是感染重症,因此英美及欧盟核准EUA的条件都不是看中和抗体,而是看保护力。   根据《中时新闻网》报道,陈建炜说去年10月台湾根本没有社区感染,打疫苗的没有重症、不打疫苗的也没有重症,合理的推测只能以中和抗体做为有效性指标,且当时全球没有任何疫苗被证实能预防重症、各国人心惶惶,他对食药署的准则“虽抱持怀疑、但仍予以尊重”。

  陈建炜表示,今年3月时空背景已经完全不同,全球至少已有4支疫苗有疗效实证,但食药署一直没有进一步订定EUA技术准则。此次高端双盲试验是有打疫苗跟只打安慰剂的比较,食药署昨日宣布的EUA技术准则是看台产疫苗组跟AZ疫苗组的血清中和抗体。陈建炜笑说,他只能说这个绝对不是国际标准,“这样讲很清楚了吧?而且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意见”。

  专长是疫苗上市后评估的陈建炜强调,临床二期是做安全性,三期是做保护力。医学文献及医疗产品发展过程中“理论上有效、初期人体试验有效,但大规模临床试验发现是无效或有害”的案例太多了。再具有吸引力的理论,还是需要大规模临床试验加以验证,这才是近代实证医学的精神。

  陈建炜说,为何看中和抗体效价就足够?这是“卫福部”决定的标准,要由“卫福部”跟全体“国人”解释。他强调,去年10月订下的标准,到今年就应该修正,因为面对的情况大不相同。台产疫苗想要进军国际,就应该做第三期试验,“身为一个长期规画的疫苗公司,都应该这样想,这是产业发展的合理方向”。

台大医院临床试验中心主任陈建炜。(台大医院临床试验中心官网)

  中评社台北6月11日电/“卫福部”食药署10上午首度公布台产疫苗“紧急使用授权(EUA)”2项技术准则,高端疫苗10日傍晚宣布二期临床期中解盲成功。对此,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临床试验中心主任陈建炜表示:“我只能说这绝对不是国际标准,其他让“卫福部”自己解释。”

  去年10月,食药署宣布将比照美国订出紧急授权条件,只要药厂第二期临床试验受试者达3千人,且追踪1个月确认安全性和有效性后,就可先量产100万剂给台湾高风险族群使用。陈建炜说,如果是去年10月全球都没有疫苗、人心惶惶之际,订出这样的标准他没话说。但今年2月全球已经有4支有效的疫苗,食药署迟至6月才订出的技术准则“是不是应该要有新的思考”?

  陈建炜为台湾大学医学院教授、台大医院临床试验中心主任及台湾大学健康资料研究中心主任。他取得美国哈佛大学流行病学硕、博士,曾担任台湾大学医学研究部主任、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医药品医疗机器综合机构(PMDA)顾问及美国UnitedHealthGroup Optum分公司首席科学家。

  陈建炜在今年3月写了一篇文章《台湾疫苗进度落后没面子?国产疫苗不要急着上路》,表示食药署没说清何谓“有效性”?因为“产生中和抗体”不等于有疗效,疫苗更重要的是能预防感染,尤其是感染重症,因此英美及欧盟核准EUA的条件都不是看中和抗体,而是看保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