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夏收油菜籽产销两旺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6月7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眼下,正是夏收油菜籽收获上市的时节。

  油菜籽是国内第一大食用植物油源,菜籽油产量占国产食用植物油的40%以上。长江流域是我国冬油菜最集中的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85%左右。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油菜是扩种油料潜力最大的品种,长江流域则是潜力最大的产区。

  中央财政今年安排产油大县奖励、耕地轮作、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等项目资金30多亿元专项支持油菜生产,有效调动了地方政府重农抓油和农民务农种油的积极性。各油菜主产省压实油菜扩种任务,确保政策资金落实到位,大力推广20多个宜机化、高油高产品种,初步统计优质品种推广面积占比达95%以上。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预计夏收油菜籽面积有望突破1亿亩。

  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马家寨乡,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油菜办公室日前联合举办全国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会。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所长黄凤洪说,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是推动油菜产业从优质高产到绿色高产高效跨越的重要支撑。通过油菜“三全高效”模式,即全区域布局、全价值链挖掘、全产业链开发,以高油、高产、多抗、适合机收油菜新品种为核心,挖掘油菜的油用、花用、菜用功能,推动品种、品质、品牌共同提升。今年江陵县夏收油菜面积同比增长10%,冬闲田利用率达90%。

  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青科源农业基地的油菜迎来收获。今年基地种了350亩油菜,在农技部门指导下,亩均产量明显提升。为做好油菜收割、中稻备耕工作,樟山镇农技服务队分组分片来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解决生产问题,确保油菜收割后及时种上水稻。据介绍,该区采用“稻+油菜”轮作模式,利用冬季闲置的农田种植油菜,发展油菜1.24万余亩。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充分发挥油菜花的观赏价值,推进油菜产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促进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