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劳工权益任重道远

  中评社北京6月13日电/据大公文汇网报导,立法会日前通过取消强积金对冲的条例草案,是本港维护劳工权益的重要里程碑。但社会上对劳资关系的本质一向存有误解,因而对一些政策产生不必要的顾虑,期望新一届政府能多加宣传教育,破解社会上的迷思,让各方认清,加强劳工保障,不但能增强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还能大幅降低社会成本,对本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工联会回顾现届政府多项劳工政策,昨日公布结果,认为政府表现值得肯定,但仍有改善空间。工联会认为,现届政府在延长有薪产假和统一两个假期至17日等方面均有突破,虽然在实施日期及行政上仍有不足,但也值得肯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提高职业安全与健康法例罚则”、“全面检讨政府外判制度”和“最低工资被冻结”等劳工议题几乎没有进展,期望下一届政府能够多聆听劳工界意见,加强保障劳工权益。

  社会上一直有观点认为劳资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实际上是大错特错。二战后资本主义通过立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劳工待遇,纾解劳资对立,为经济发展创造动力。因为良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能提高员工积极性和竞争力,老板生意自然蒸蒸日上,同时也会大幅减少各种职业病和工业伤亡数字,大幅降低医疗支出,提高人口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若对劳资关系有错误认知,便容易产生不必要的顾虑,对政策作出错误解读。以取消强积金对冲为例,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表示,部分商界的担忧是源于误解或误信,但计算起来,取消“对冲”对雇主平均成本影响祗有约0.35%,比今年可能出现的通胀影响为少。罗致光强调,数十年后香港人口老化的情况会更严重,若现在不好好处理退休保障,届时公共财政会受到很大压力,未来社会将要一起承担。

  劳资双方均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两者是相互依存、水涨船高的关系。税务局日前公布,今个财政年度利得税按年大幅上升近23%,可见疫情之下资方依然获利丰厚;但纳税人数则由191万人下跌至182.1万人,显示受疫情影响收入大减而被迫跌出税网的市民不在少数,可见疫情对劳资双方的冲击并不对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应如何加强保障受损较大的劳工权益,新一届特区政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