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驾驶技术加速发展
据美国科技新闻网站VentureBeat报导,在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竞争中,美国和欧洲一直是领先者。不过,作为世界大国,中国也正奋起直追,将通过政策调控实现弯道超车。未来,中国在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率上可能超越欧美等技术强国。
近年来,“无人驾驶”作为一个科技热词,频频出现在中国民众的视野内。参考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对自动驾驶的分级定义,根据智能化程度的不同,自动驾驶被分为L1到L5共5个等级:L1指辅助驾驶,L2指部分自动驾驶,L3指有条件自动驾驶,L4指高度自动驾驶,L5指完全自动驾驶,即真正的无人驾驶。日渐活跃于公众视野的“无人驾驶”概念,往往是指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
无人驾驶的核心技术体系主要可分为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层面。感知系统相当于人的眼睛、耳朵,负责感知周围的环境,并进行环境信息与车内信息的采集与处理,主要包括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技术。决策系统相当于人的大脑,负责数据整合、路径规划、导航和判断决策,主要包括高精地图、车联网等核心技术。执行系统相当于人的小脑和四肢,负责汽车的加速、刹车和转向等驾驶动作,主要包括线控底盘等核心技术。
中国无人驾驶技术于1992年正式起步,发展至今已有30年。目前,中国无人驾驶渗透率和商业化步伐正在加速,L2+级别的自动驾驶规模量产不断猛增并逐步向L3级过渡,同时,高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正在特定场合逐步展开。总体来看,中国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处在全球前列。在技术层面,中国无人驾驶技术在感知、决策、执行各层面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其中且不乏百度、阿里巴巴等技术领先世界的代表企业。在应用层面,中国目前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2021年,无人驾驶商业化在诸多生产生活场景获得应用,包括应用于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的无人配送、应用于港口矿山等封闭环境的无人运输、应用于干线物流的无人卡车和应用于社区固定道路的无人环卫车等。在配套层面,中国政府对无人驾驶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较多的政策、资金支持,各个无人驾驶细分技术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服务日渐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