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经济不稳 潜藏风险要留神

内地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成为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突破性发展的重要契机。(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6月7日电/大公报报导,标普香港采购经理指数(PMI)从4月51.7上升至5月54.9,反映经济出现疫后反弹的良好势头,但香港要实现经济全面复苏,一方面要继续做好防控疫情工作,争取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另一方面则是提防外围经济下行引发金融突变事件,特别是欧美滞胀与衰退风险高悬,产生负面外溢冲击波,对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稳定构成威胁,香港难以独善其身,防范风险意识不能放松,金融监管当局须保持高度警觉性。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加

  今年来,困扰环球经济的不明朗因素有增无减,香港经济也受到一定挑战。正如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在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上指出,近期环球经济下行压力有所上升,俄乌冲突紧张局势已持续3个月,往后发展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预期国际能源与商品价格高企,影响环球经济气氛,而主要央行在通胀炽热之下又继续收紧货币政策,世界经济将进一步受压。因此,外围经济逆风不容低估,香港此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抓紧“十四五”规划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机遇更具迫切性。

  近日联合国发布2022年中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0.9个百分点至3.1%,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3.6%增长预测还要低,可见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剧之中。

  欧美面临滞胀衰退危机 

  首先,美国通胀高烧不退,持续处于40年高位,民怨愈来愈大,迫使联储局继续激进收水,本月可能出现史无前例同步加息与缩减资产表规模,对资产价格以至实体经济冲击非同小可。

  其次,为了遏制破纪录的通胀,欧洲也步美国后尘,最快下月启动利率正常化进程,结束负利率时代。正当欧美经济摇摇欲坠之际,却相继进入货币紧缩周期,市场流动收紧速度前所未见,大大增加欧美经济硬着陆风险。

  第三,俄乌冲突短期难以平息,恐现长期化。欧美等西方国家肆意升级制裁,限制俄罗斯原油进口,只会进一步扰乱供应链,加剧全球能源与粮食危机,处于暴风眼的欧美,加息遏抑通胀效用成疑,难逃陷入滞胀危机。